送信的秦军没有活着回来。
一具无头尸体从三丈高的城头上丢了下来,噗通一声摔在地上,摔在了二十万秦军的心里。
前锋军队握紧手上的秦剑,脸上升起肃杀之意,眼中开始血色弥漫。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纯粹是一句屁话。
从兵圣孙武写下“兵者,诡道也”这五个字,率先不讲道义使用阴谋诡计开始,春秋无义战。
李信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如果周市有心投降,眼前就不会伫立这么一座三丈高的城。
他不生气,相反,他很欢喜。
李信军功不如蒙恬,但他的爵位比蒙恬要高。
他是陇西侯,大秦军功爵第十九等,关内侯。
这不是他一人之力,而是他父子两代人的努力,秦国爵位为继承制。
嘴角勾起冷笑,他凝视着那崭新又仓促的城头,抽出手中秦剑。
一寸长,一寸强,长枪长戈在宽阔战场上使用效果极佳。
而在攻城,兵器太长会阻碍行动,反而不如副武器刀剑管用。
“传令!攻城!”
传令兵静默等待。
攻城战和野战不同,在发布进攻命令后,还会发布一个更重要的消息。
“先登者,功斩千锐!”
斩杀一个锐士,就能升为第一等爵公士,得田一顷、宅一处、钱二百、俸五十石。
原本钱二百是仆一个,隶臣妾废除,改人为钱。
斩千名锐士,足以但绝不是一条捷径。
斩杀千名锐士,可跳过第二等爵上造,直接成为第三等爵簪枭,得田三顷,宅三处,钱六百,俸一百五石。
除此以外,在秦军中,每顿吃的饭菜根据爵位不同而不同,簪枭可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秦军有四大军功——先登,破阵,斩将,夺旗。
先登,便是最先登上城墙,这是平民出身的秦军能迅速崛起的路径。
一战,从一个平民,一步登天为簪枭,但这不是一条捷径。
需要顶着锋锐的箭矢、数不清的蝗石、滚烫恶臭的金汁,是拿命去拼。
且几率极低,这份并不滔天的富贵只会给第一个先登者,第二个登上城墙的什么都没有。
就是这样一个赌上性命来搏,微小到不能再微小的机会,诸国之内,也只有秦国提供。
一个个传令兵奔跑着接力,将将军的话传遍。
“将军有令!攻城!先登者功斩千锐!”
听到的秦军们都红了眼眶,尤其是最前的一排秦军,一个个都变成了虎狼,对着那三丈高的城墙露出锋锐的獠牙。
可不是每次先登都有这么大的功,多亏这群魏狗修了这么高的城墙。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冲锋开始了,秦军一手举着木制的圆盾,一手提着秦剑,嘶吼着向着不远处的临济奔跑,踢踏声化为战场主旋律。
只要第一个登上那座城!我就是簪枭!
冻土溃散,烟尘弥漫,凛冬最后的寒意,留不下秦军脚步。
当这一堵烟墙混杂着黑甲,出现在临济城外三百五十步的时候。
锐鸣破空之声,突兀又强硬地撕裂主旋律,硬闯进来。
晴空为之一暗,数不清的利箭在空中达到最后点后,滑了一个圆弧下落,扎入烟尘。
黄沙细微染红,劲风带上腥味。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唯有人在死。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更大的嘶吼声穿破了箭矢封锁,那堵沾染了红色的沙墙竟然移动的更快了,这些冲锋的秦军先前留了力。
临济魏军等着秦军进入射程射杀,秦军也在等着魏军箭矢加速奔跑。
这是一场比赛,胜者生,败者死,生死时速。
城头上。
军政一把抓,既是魏国相邦,又被魏王咎拜为上将军的周市,在亲军保护下观察战场态势。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歌声带着风,在周市耳边响起,他眼中露出一抹羡慕。
若是魏军当初有秦军这么悍不畏死,何至于灭国啊。
无论看了多少次,每一次,他都会为秦军威势所震撼。
其实能够拼命的不止是秦军。
灭赵邯郸之战,赵军宁死不降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