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677章 薄冰肌莹(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留下王炳以后,正德十年六月,天子起驾前往中都凤阳。

  ‘凤阳’二字是洪武二年由朱元璋所赐,取“丹凤朝阳”之意。

  朱元璋曾下令调集百万工匠,准备修筑一座前无古人的豪城。

  所谓中都丰镐遗,宫阙两京陟。千里廓王畿,八屯拱宸极。

  中都的凤阳皇宫是比北京故宫还要弘大,还要巍峨。

  当然,实际上中都凤阳却是并未完工的建筑,它在开工六年后被朱元璋下令停止,因为它实在太耗钱。

  这是一个解释。

  也有人认为,当时大兴土木工匠太过辛苦,所以暗地了用自己的信仰来下诅咒。朱元璋知道以后当然大怒,并且杀了很多工匠。

  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工匠是被杀完了,但诅咒说不定还在。

  所以也就停止了。

  这么一看看得她直接大红了脸,因为意思太直接了。

  “……陛下,便不打算续建了?”

  “到前面去吧,再传些膳食,朕饿了。”

  皇帝端着敬妃的下巴点了点,“你以为如何?”

  一般而言,皇帝到中都就两件事情,其一祭祀,其二处理一些政务。

  “当年太祖和太宗皇帝都曾多次到凤阳巡视,朕此行也算是缅怀先祖了。”

  “敬妃妹妹还害羞什么?”贤妃笑她,并抬眼看皇帝说,“陛下可知易安居士的那首《丑奴儿》?”

  后世人往往将此作为‘形式主义’的一个典型进行批判,实际上祭祀是古代政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政治活动。

  这里的景色不错,但与这群大老爷们逛就没意思了。

  “喔……”朱厚照再看向敬妃。

  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是白天。

  朱厚照的前世已经看不到完整的凤阳皇宫,但在这里他还有这个机会。

  其实朱厚照当然知道这是假的,但他一个人认为是假的没用,整个朝堂上都认为这是真的。

  朱厚照失笑,“怎会不记得?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是!”

  哪怕是后世也会进行类似的活动忆苦思甜。

  敬妃娇声说:“国家大事,臣妾可不敢多嘴哩。”

  但六年时间、百万工匠再加上无数的银钱,还让一座宫城的大部分显露于世人眼前。凤阳皇宫的建筑技艺、材料和宫殿的艺术性都已登一时之极。

  古代皇宫的规划建造,总是逃不过几个原则,比如说对称、比如说前朝厚寝、左祖右社。

  中都留守司是朱元璋在这里设置的一个军事机构,隶属中军都督府,其下设八卫一所,主要的职责就是守卫皇陵。

  “一朝建了三个皇宫。”朱厚照陈述了一下这句话,没有流露出好坏之意,不过他也不打算再花太大的代价来翻建了。

  两个女人同时羞红了脸。

  这类事,奏本都已经递了上来,是靳贵在负责,他随着皇帝在城楼上边走边禀报。

  贤妃、敬妃二人一左一右依偎着皇帝而坐。

  贤妃上手捂住皇帝的嘴,她弯弯的黛眉轻轻一蹙,“陛下,言及先祖,不可轻佻。”

  “就是跟着陛下见识了很多宫外的景色,还有到寺庙烧香,为陛下祈福。”贤妃端着洁白细长的小胳膊,她面容甜美,身子娇软,皮肤白腻的发光,叫人怎样看也不生厌。

  朱厚照随后又去了这里的承天门,并过午门而入宫,凤阳皇宫有宽阔也蜿蜒的湖面,从前朝到后宫一路延伸过去,很是特别。

  “你们也是第一回看吧?”

  朱厚照搂着她们,道:“这是个好地方,朕的祖籍便是这里。只要心中虔诚,和先祖们乞求一番,说不准还能求子呢。”

  “是。”

  众臣脸色一凛。

  凤阳皇宫也是这样。

  贤妃手掌还有一些清凉,摸上去很舒服,朱厚照有些舍不得放手,“这次出来也快两个月了,也就是到今天朕才多少有些游历的感觉,以往啊,呵,还不是头疼的事一桩接着一桩。”

  他将贤妃和敬妃宣了过来,三人走在修筑于湖面上的石道,看着傍晚阳光下照耀着的波光粼粼的水面,开阔、秀美,再点缀以精美的宫殿,确实令人陶醉。

  所以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他需要去做这件事,这是作为皇帝的职责与本分。

  皇帝的身后,杨廷和、顾人仪、顾佐以及靳贵都在,至于王炳则留在了南京。

  贤妃头往皇帝的身上靠,“陛下恕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