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第四百三十一章,石头村现状(1/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信人间有别离第四百三十一章,石头村现状水路也不是不行,但是极为不方便,并且夏季汛期,容易出事儿。

  冬季干旱的时候,整条河流都能变得很干旱,河床全部***出来。

  吸引了不少小屁孩去玩耍。

  每年因为这些,河流两岸居民溺亡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搞一条公路,势在必行。

  周济民跟随项目部,来到了石头村所在的县城北江县,找到了当地领导。

  现在需要做的是规划两条国道,一南一北推进,除此之外,投资建厂。

  尽管北江县是山多地少,但架不住这地方有很多石头啊,而且还有不少漂亮的石头。

  石头多的地方,可以建设水泥厂和石头厂。

  水泥厂就不说了,这样的工厂虽说污染大,但周济民建设的水泥厂,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污染。

  毕竟绿洲新城这边可以生产保护环境的相关设备,确保水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会遭遇极大的环境破坏。

  石头厂的话,更准确来说,是石头场。

  大块石头用于大型园林假山、小块石头用于公园、庭院中小型假山,还有鹅卵石可以拿来铺路造景、鱼池围边、草坪小路铺建等场地造景天然石头。

  所以,北江县不需要搞什么,只需要好好发展好这两个产业,就可以经济腾飞了。

  接下来的经济发展,哪个不需要水泥和石头?

  除此之外,河道泥沙也是一种建筑原材料。

  虽说河道泥沙这东西,最好还是保护好,尽量少挖掘。

  但在七七年这个时间点,还是直接开挖吧。

  珠江支流有那么多泥沙,为什么不能利用起来呢?

  北江县领导听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儿,高兴到咧嘴大笑。

  早之前,省里就已经发来相关文件,要求北江县做好配合工作。

  所以这会儿,省里和市里的领导,陪同周济民一起过来,北江县领导又岂能不开心呢?

  两条国道的建设,最大的还是南北这一条。

  毕竟南北这一条,直接可以通往省城呢,全长超过八十公里,完全贯穿了整个县城。

  这么大体量的公路,投资绝对小不了。

  只要好好把握住,那么这一波功劳,绝对跑不了。

  「走,我们去石头村!」

  在县城待了一天,周济民就表示要前往石头村了。

  这可把北江县领导给整懵了,石头村是什么地方?

  直到一路沿江北上,几乎来到最北边这里,快要走出北江县了,才终于来到石头村。

  「一路上,不好受吧?」

  周济民看着省里这些领导,笑呵呵道:

  「所以这条道路,必须尽快开工,别到时候有水泥石头,都运不出去.......」

  北江县领导只好用力点头,表示一定会配合好。

  石头村不大,想要去石头村还得乘坐渡轮北上四公里,然后再到对岸才行。

  抵达对岸之后,大家通过还算宽敞的码头登陆。

  这个码头全是石头堆砌,却意外的牢固。

  整个石头村是背靠一座两三百米高的大山,被一条溪流环绕,另一边则是珠江支流了。

  靠近珠江支流的河边这一大片,都是菜园子,是整个石头村的蔬菜来源。

  完全靠近河边的这一侧,都是十多二十米的巨树。

  码头便是在两颗巨树中间,所以上岸之后,就可以看到绿意葱葱的菜园子了。

  好几位村民大妈,看到周济民他们登陆,都十分惊讶。

  毕竟石头村已经很近没有来过这么多人了,而且看起来还是大人物。

  由于没有提前通知,连小镇的领导都没有随同,更别说公社那边的干部了。

  「七婶,三嫂,阿婆,你们还记得我吗?」

  周济民笑呵呵地看着眼前的几位大妈,热情地问候道。

  「你不是周领导嘛,我们怎么会不认识你呢?」

  七婶她们跟着笑了出来,看得出来,她们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周济民。

  寒暄几句,七婶她们前面领着,周济民他们跟着往村里走去。

  北江县等领导,全都一脸懵逼地跟着。

  刚才在轮渡的时候,他们就听周济民说过了,这个地方是他曾经捐助过的村落。

  尽管领导们并不清楚周济民来这里的用意,但还是跟着一起过来了。

  走了没多久,大家就看到了炊烟袅袅,有孩童打闹的声音,还有房屋、牛羊等。

  十分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