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观澜,唐家小楼。

  唐奕端坐厅中,将一封蜡封密信交给曹佾,“马上送到辽地司马君实手里。”

  “我看,还是算......”

  “赶紧去!!”唐奕瞪着眼睛。

  曹佾扭不过他,只得揣着密信出去了。

  等他一走,唐奕目光平视,盯着门口却是再没动过。

  过了一会儿,院中传来响动,黑子顶着个‘短发’进来。

  “周掌柜的到了。”

  唐奕腾的站起来,连忙迎了出去。

  如今的周四海已无当年之锐气,那时就已是花甲之年的樊楼大掌柜,十年过去,白发苍苍,已经七十岁高龄了。况且,刚刚从河北为唐奕募集银钱回来,老头儿也有些吃不消。

  把周四海迎进来,周掌柜四下扫看,今天就来了他自己?

  “东家,这是有何吩咐?”

  唐奕见他一路风尘未退,面上尚有疲倦之意,真的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周四海老了,同样,唐疯子也不是十年前那个指着周四海鼻子骂“老王八蛋”的轻狂少年了,怎么还忍心对一个七十岁老人提这种吩咐?

  见唐奕犹豫,周四海笑了,“看来,东家这次又要用得着老夫了。”

  唐奕点头,“确有一事,非您不可。”

  “东家但说无妨。”

  “要您老去幽州......”

  “幽州?”

  唐奕点头,“对,去幽州!”

  周四海是华联最早去大辽的管事人,与契丹人打了多年交道,深悉辽人秉性。若不是宋内支应不开,唐奕还舍不得让他回来。

  “刘韬还太年轻,有些事他掌握不好大局,非您老出马不可。”

  周四海微微皱眉,“很急吗?”

  “瞬息万变,十万火急!”

  “嗯......”周四海点了点头。“难得这把老骨头还有用,去了。”

  唐奕闻声,暗出一气浊气,“那......明早就动身,行不行?”

  说出这话,唐奕自己都有些难为情。周四海这么大岁数,又刚奔波回京......

  “不!”周四海一摆手。“今夜就起程!”

  “东家交代事情吧!”

  ——————

  周四海走了,顶着初春的寒风,披着京师的夜色,由黑子护送,一路驾车北上......

  临走前,唐奕去送,特意嘱咐黑子,一但幽州有变,宁可什么都不要,也得把周四海和刘韬带回来。

  黑子应下,而周掌柜只说了一句:

  “事儿办不成,就埋在那儿了......”

  说完之后,决然上车,踏夜而走。

  唐奕目送马车渐行渐远,这才发现,在厢车后面还跟着一辆板车,车上拉的是——

  棺材!

  ————

  周四海走后第三天,耶律重元再次来了密涵,这次耶律重元已经开不出更好的条件了。

  只一句话:

  有什么要求,尽管言之,唯求皇宋保其一息尚存!

  赵祯把密信给文、富二人看过,文彦博虽有动心,然也只是苦涩摇头,“什么条件也不足以让大宋卷进现在的乱局!”

  “臣这就草一回信,断了他的念想。”

  赵祯阻止,“不......”

  “朕已经回过信了。”

  “回过了!?”文彦博一惊。

  赵祯道:“朕对他说,大宋礼仪之邦、道义之邦,就算驰援也不收他一寸割地。但是,朕考虑考虑......”

  “陛下!!”文彦博急了。

  “什么意思?陛下这是要出兵?怎么还考虑上了?”

  赵祯摇头,他也不清楚要不要出兵。

  只不过,唐大郎说要拖一拖他,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说实话,即使赵祯知道很渺茫,但还是听了唐奕的意见,他也是心有不甘啊!

  ......

  大内之中发生了什么,赵祯与文、富二人是如何解释的,唐奕已经无甚关心。现在能做的,只有等,等周四海,等司马君实......

  而且,此时也不容他多想别的,因为不管大辽情形如何,也不管唐奕、赵祯如何紧张,会试大考,如期而至。

  ......

  依旧是,天不亮观澜书院就已经准备停当。

  依旧是,大课舍前列队待发。

  依旧是,范仲淹望着底下的弟子。

  依旧是,那一句话:“慎思慎解,耀我观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