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楷还没说完。

  “不瞒你说,凡我观澜学生作文,必要先查实,再阅文录。但凡有一丝不确定之处,师父们连笔都不让碰。”

  一指身边的苏辙,“他也写过有关田亩的论策,可你知道吗?为了一篇文章,他看了不下百万字的农书旧册、各州农报,还亲自跑到京郊农户家中住了一段,体验农之疾苦,回来之后才敢下笔作文。”

  “你想见范师?岂知范师收徒,第一句教导就是:千古文章事,重于百世秋!策论文章,马虎不得,也不是木香纸白的书房里就能写得出来的。”

  那儒生听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所谓差距,这就是所谓差距!

  “学生受教了!”

  说完,连宋楷手里的作文也不要了,调头就走。

  “四年之后,再来讨教!”

  得!让宋楷说得连试都没脸考了

  宋楷不以为意,心道,这样的贡生朝廷录取了也是浪费钱银。大宋朝就是养了太多只会动嘴,不会干事儿的庸官,才致使官冗难去的。

  “下一个!”

  贡生堆里闻声顿时走出一个年轻人,一脸堆笑地来到“宋教谕”身前。

  “兄台你就让我进去吧!”

  好吧,连文章也不递了,省得丢人。

  “小生只是进去看看,绝不叨扰诸位相公。”

  他是真想进去看看,观澜书院到底是怎么教出这样一帮牲口的。

  “对呀”那边有人附和。“我们就进去看看。”

  宋楷嘿嘿贱笑,慢摇着脑袋,“不行”

  “起码得比得上我吧?”

  “取解我可只考了一百四十七,在书院里可是倒数第一哦”

  观澜门前设了卡,名为筛选。

  可是,以儒生考教儒生,无形之中,怎么看,怎么像是向天下仕子宣战。

  虽说,在场的贡生们看了苏辙的文章,再听了二人的点评,心里是服气的。

  可是,这毕竟是少数,有更多仕子没来过,道听途说之下,皆是心中不平,无不想看看,这个观澜书院到底哪来的这般狂妄?

  于是,这个卡子不但没把贡生吓退,反倒引来更多的儒生前来“挑战”。

  观澜门前俨然成了一处文会擂台,吸引八方仕子前来一较高下

  唐奕现在可没心思管山门下的那些个烂事儿。

  因为,耶律重元来信了!

  接到信,只看了一眼,唐奕立时心跳加速,面色朝红。

  来了!

  略一迟疑,疯了一般冲出小楼。

  先到老师院中,给范仲淹看过之后,范仲淹也是一阵摇晃,险些晕厥。

  “速去报于陛下!”

  之后,唐奕急速下山,直奔开封。

  一个时辰之后,唐奕站在福宁殿外等着通传,直到此时,他依旧无法平静。

  信中说,耶律重元终于要动手了,起事之期就在冬月。上请南朝,于起事之后认可其正统之名,准许其派使驻宋!

  赵祯此时正在殿中翻阅奏折,一听李大官说唐奕来了,还带着耶律重元的亲笔书信,眉头忍不住地抽抽了两下

  “把信拿进来,人不许进来!”

  好吧,赵祯还没消气儿,不想看见这个倒霉孩子。

  李秉臣暗笑,也不多言,出去没一会儿就拿了一封手书进来。

  赵祯翻开一看,腾的就站了起来,“让那小子快滚进来!”

  李秉臣不敢有疑,忙不迭地出去叫人。心里还直打鼓,这是怎地了?刚刚不是还说不见呢吗?

  这时,身后又传说赵祯的急吼:

  “再传文宽夫、富彦国,速速来见!”

  看来,是大事!

  唐奕进到殿中,正要行礼,“免了!”

  “消息无误!?”

  唐奕回道:“华联幽州主事刘韬亲自回来送的信,当是无误!”

  赵祯缓缓点头,若有所思

  “等文、富二人到了,再说吧”

  过了一会儿,文扒皮和富弼二人急匆匆地进来了。

  也是不等见礼,赵祯已经把书信递了过去。

  二人一看,同时惊叫出声:

  “这么快!?”

  在他们的计算当中,耶律重元反叛,最大的可能是明年。

  文扒皮冷静下来,略一思量,“也说得过去,耶律重元这个时间选的极好!”

  “可是”

  “哪有什么可是!”

  唐奕哪有心思让他可是,立时分析起来:“这个时机选的确是极好!”

  “一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