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奕人还没回京,可他在大辽与耶律洪基洽谈的结果就已经先一步派人传回了开封。

  传信的仆役深深知道这个消息对大宋意味着什么,日夜兼程,只五日就回到了京师。

  可是,正值子夜,城门四闭,无法第一时间禀告朝廷。无奈之下,只得从汴水南下,直接回了观澜。

  范仲淹半夜被叫醒,听说是北边回来的消息,就知道唐奕那里有信儿了。

  兴奋地爬起来,与信使一见,果然是喜讯。

  “成了!!”

  “成了......”

  老人家激动得团团直转,这块压在大宋胸口五十年之久的大石头,真的让大郎给撬开了。

  “快......”范仲淹心绪激动地支使仆役。“快去到曹国舅别院把他叫醒,让他连夜进城,把这个天大喜讯报于陛下。”

  实在不巧,赵祯本来在观澜住得好好的,可是呆的时间太长了,昨天才回鸾开封。要是还在观澜,范仲淹都要亲自去掀赵祯的被窝了。

  ......

  其实,范仲淹也是高兴得有些失态,纵使把曹佾叫起来,与那信使一样,他也进不了城。

  直到早晨开了城门,曹佾才得入城。等他跑到皇宫的时候,早朝都快下了。

  曹佾也不管什么早不早朝了,直接请见。

  赵祯还不知道小舅子这么心急火燎地跑来是什么事儿,还以为前几日杜衍生了一场大病,至今未愈,他前脚离开,后脚就出了意外,曹佾这是来报丧的呢。

  只是,曹佾人还在紫宸殿外,声音却已经先到了。

  “陛下有喜......有大喜降临啊!”

  朝臣们直皱眉,国舅爷今天是怎么了,怎能这般失态?

  赵祯更是一阵面热,陛下有喜?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

  “景休莫急,何喜之有?”

  “成了!成了!”曹佾急步上到殿中,依旧语无伦次......

  “什么成了?”

  “唐奕的事儿办成了!”

  赵祯腾的一下就弹了起来,“当真?”

  而文彦博、富弼这两个殿上唯一知道唐奕真正计划的宰相,也是激动得忍不住上前两步,“国舅是说,子浩谈成了!?”

  “当真!”

  “谈成了!!”

  呼!

  无论赵祯,还是文、富二人,皆是长出一口气......

  “成了!”

  ......

  满朝文武无不一头的雾水,唐子浩谈成了?也就是说,岁币不用加了?

  你们就算再向着那小子,也不用激动成这样儿吧?

  成何体统?

  贾昌朝一皱眉,谈成了?没增?这和他之前的预测相去甚远啊。

  包拯更是心情一松,谈成了,说明自己之前选择的无条件相信是对的,唐奕没有通敌。

  可是,曹佾下面的话,却让文武百官、贾昌朝、包拯都不淡定了......

  只见曹佾难掩激动之色,“一切皆按原定计划,增币百万,辽帝不无应允!”

  噗!!!

  殿上一下就炸了。

  什么情况?增币?这还特么叫什么谈成了?

  也就是说,唐子浩别说是断了辽人的美梦了,甚至连一分钱都没讲下来,全按辽人国书给吃了下去?

  也就是说,特么派个榆木疙瘩去谈判,也不能比这个结果再坏了,还把宰相和陛下乐成这个样子?

  “陛下!!”

  包拯再难忍住,大步出班,“微臣需要一个解释。”

  说实话,包拯有点怒了,他的无条件的信任就换来这么一个结果?他的不闻不问就换来一场骗局?

  增币百万......大宋的骨头已经贱到这个地步了?辽人说加钱就给加钱?还要不要脸?

  “解释?”曹佾忘情复述,根本没看出包拯的不善。“成了!增币百万啊!成了啊!”

  “......”

  “......”

  曹景休这是疯了?

  “陛下!”

  贾昌朝先是失落,又是狂喜。原来是增币百万一分没少的结果,这个千载难逢之机,怎能不好好把握?

  “臣也需要陛下明示!”

  “臣等附议,还望陛下明示!”

  “臣等附议......”

  “臣附议......”

  一下子,满朝文武都炸锅了。

  增币百万,这是奇耻大辱,怎么还把皇帝高兴成这个样子?就因为去的人是唐子浩?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