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柳木说自己读书少这话,柴家人都猛的看向了柳木,特别是柴绍,柴绍有预感柳木接下来的话肯定不寻常。

  果真,柳木继续说道:“我读的书中,只知道有两位公主受封平阳。前一位平阳公主为大汉武帝的姐姐,嫁的人千古留名。皇姐受封平阳……”

  柳木没说下去,施礼上香之后离去。

  李世民听到这番话默默的上前上香,然后也一言不发的离去。

  祭祀结束之后,晚上。

  柴哲威问柴绍:“父亲,木姨丈今天的话孩儿不解。”

  “汉平阳长公主嫁的人是谁?”柴绍反问一句。

  “曹参!”

  “不,他说的是另一个。大汉烈候,去读一读史书,大汉烈候的传记。”柴绍吩咐之后,柴哲威施礼:“是,父亲!”

  柴哲威年龄还小,未必读过那么多书。

  柴绍却不同,他很清楚柳木在讲什么意思,卫青!

  卫青的功绩,卫青对大汉朝,对整个汉民族的功绩……,柴绍不敢想自己这一生能够达到那样的高度,但这是一个激励,一个目标。

  柴绍没想到的是,柳木在平阳昭武公主墓前这几句话,几天之内就疯传了整个长安。

  这事不是柳木安排的,也与李世民无关。

  就是百姓自发传的,特别是那神兽青鸾的骨架移到了平阳昭武公主墓这一点,就足以引爆长安的话题圈。

  大汉朝平阳公主嫁的是谁?

  那个卫青是谁?

  长安城的百姓没读过书的百姓议论纷纷,无比的好奇。

  而这时,闻月阁一出新戏登场。

  同时,话本以及头一次出现在大唐的一种读物,画本!然后是各说书郎在各坊酒肆的评书。

  《从奴隶到大司马》

  太极殿,足足一筐的弹劾表章抬到了大唐皇帝李渊面前。

  “圣人,长安城内各级官员,累计三百四十一人,弹劾驸马柳木。其《三国演义》话本。其中有二十四处谬误,史记蜀国并无五虎上将、史记赤壁之战诸葛亮只是刘备一方管后勤的参军、史记六出岐山只有两次真正到达了岐山、史记空城记……”

  以萧瑀、傅弈为首,朝臣弹劾柳木。

  就一个原因,你这三国演义也太能胡编了,完全与三国志扯不上边。

  臣子们你一句我一句,挑着其中的毛病,然后三英战吕布,那个时候三英根本就没上战场,杀华雄的是孙坚。

  御案之后,李渊正翻看着画本。

  这画本就是后世的连环画形势的一种读物,这本就是从奴隶到大司马,其中非常明显的弱化了卫青的上位的裙带关系,侧重于卫青的勇武、智慧、军略,而一步步成为大将军、大司马的故事。

  李渊看的津津有味,殿中臣子们对柳木的弹劾他完全没听到。

  头一本看完,李渊放下那连环画笑问:“好吧,众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问罪?

  这点小破事根本算不上有罪,而且这只是话本,说明了叫演义不是正史。再说那本卫青传,虽然有偏差,但基本上符和史实。

  而大唐也是鼓励军功,给每个人都有成为贵族的机会。

  李渊这么一问,众臣子们反而不知道应该如何。

  李渊又说道:“你们心里不痛快,就是因为这东西与史不符。要说他有罪,朕以为杀头也没有错,他借曹操暗讽汉帝禅位。”

  “圣人,此事……”萧瑀虽然不满柳木把三国演义写的与真正的史实偏差巨大,但却丝毫也没打算往这事上提。因为大唐也是接受禅位的,前隋也是。

  李渊挥手制止萧瑀:“三国志朕也读过,无趣。三国演义,有趣。这事你们可以去商量一下,立一个规矩,前朝的各种故事在编话本的事情,也不能太过胡扯。但三国演义已经是长安人尽皆知,罚柳木钱三万贯以示告戒。”

  傅弈和柳木关系很好,可他却弹劾的柳木。

  为的就是一个公正的心,他担心后人在传历史的时候,会因为这些演义而忘记正史,他本着一颗公道,公正,对历史负责的心来弹劾柳木。

  李渊下令之后,傅弈上前一步:“圣人,臣以太史令之责恳请圣人下旨,驸马柳木准备在长安办一个书馆,内有大量书籍供有借阅。臣请派官员核查各种书籍,备案后方可供人借阅。”

  “准。”李渊也认为查一查不是坏事。

  柳木并不知道自己被弹劾的事情,此时他正在殖业坊,带着一位鬼工。

  李春!

  赵州桥的设计、与实际建造者。

  殖业坊正在全面开建,二层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