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拐?

  这是啥意思啊?

  底下观众看得是一愣一愣的,这台面连个道具啥的都没有,忒不专业,一点也感受不到话剧的气氛。【】

  正当观众们疑神疑鬼时,只见台上先是走出一人来,男性,年龄不好判断,留着一缕极其难看的胡须,头上抱着着一块烂布,手中拿着一副拐杖,方才叫嚷的正是他,斜着脸,看着就是一副欠扁的模样。

  这男的正是杜祖华。

  “大忽悠,大忽悠。”

  这时一个女人追了出来,模样不能说是好看,只能说特别。

  这女的名叫徐悠悠,算不得歌妓出身,本是胡老二家中一个女婢,据说年幼还长得不错,于是胡老二将她买来想培养她当歌妓,但是长大以后,就有些走偏了,只能沦为奴婢,连歌妓都当不了,比较悲催。

  但是韩艺却一眼就选中了她,一来她的名字适合当艺人,二来她长相滑稽,具有喜点,毕竟咱唐朝开放的很,不靠长相吃饭,花月楼四大花魁,唯有半张脸算得了倾城。

  “喊啥大忽悠了,出来卖这玩意,别叫我艺名行不行。”

  杜祖华一脸不满的说道。

  前面人们盛传的新话剧,正是小品。

  而上面演的也正是老赵经典之作,大家耳熟能详经典小品《卖拐》。

  韩艺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可以说是他入行的启蒙剧,绝对能够倒背如流。

  其实这年头还没有忽悠一词,韩艺也曾想改,但是想想,这艺术贵在创造,不能说没有这个词,我就不用了,应该是既然没有,咱就给他创造出来,这才是艺术。

  结合剧情。也不是那么难理解。

  当杜祖华说道:“你还不了解我吗,还管我叫大忽悠呢。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死人的忽悠活了,能把贱人忽悠从良了。能把小两口过的挺好,我给他忽悠分别了。今天卖拐,一双好腿我能给他忽悠瘸了!”

  大家瞬间就明白这“忽悠”的意思,同时也是笑声阵阵,心中更是期待。倒要看看他如何将这拐给卖出去。

  夫妻二人一番吆喝过后。

  乍听得一声“驾!”

  只见一个小胖墩骑着一头极假的毛驴从舞台的右边走了出来,这驴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也一看就知道是驴,上面是由两个人组成的,上面搭一个木头做的架子,披着驴皮,做的是有模有样。

  这小胖墩正是熊弟。

  《卖拐》里面范伟演的是一个厨师,但是韩艺觉得忽悠老实人,不是他的风格,他也不是拘泥一格的人。于是就将这一角色改成了一个被毒害了的富二代,就是什么都不会,但又非常嚣张的那一种。

  唐朝很多这种人,因为很多贵族子弟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都不会,丢在外面肯定饿死。

  反正他也不是第一回塑造这种角色了。

  “啊,拐了噢,拐啦,拐了噢!拐啦。拐啦!拐啦!”

  “吁---!”

  熊弟勒了下缰绳,“我说大婶,你瞎指挥啥呀你啊?你知道我要上哪你就让我拐呀你啊?”

  他不是用长安话,而是带一点扬州口音。

  对于小品而言。方言本就是一大特色。

  大家一听,又见到蠢萌蠢萌的熊弟,顿时哈哈笑了起来。

  但是大家万万没有想到,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喊卖。”

  “卖噢!卖!”

  “卖啥呀?”

  “拐!”

  “连上。”

  “拐卖了噢!拐卖了!”

  “恩?怎么回事儿?谁要拐卖你呀?”

  “不是,他拐卖了~~~”

  “你要拐卖呀?”

  “你啥眼神啊,拐卖。拐卖我能拐卖这样的,你买呀?”

  .......

  当听到这一连串对话后,观众都快要笑疯了,整座楼都在颤抖着。

  前面那《白色生死恋》只是放一点笑料进去,观众就笑到不行,这可就是搞笑的,那还得了,不少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啊---啊---啊---!”

  “云山兄,云山兄,你怎么呢?”

  忽然,台下一阵惊叫。

  不少人都闻声望过去。

  “出什么事呢?”

  “好像有人晕倒了。”

  ......

  台上熊弟、杜祖华、徐悠悠三人也被打扰了,不禁停了下来,这才刚刚开始啊!

  “让让,让让。大家让让。”

  后台的韩艺见到出事了,急忙走了过来,他原本以为是有人暗中搞鬼,可扒开人群,走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