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第1969章豆盘推演,桌案之论(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盘上,然后亮了亮空无一物的豆盘,说道,此乃当下之名望……

  韦端身躯微微前倾,盯着一个空的,一个堆着糕点的豆盘,故而司马氏……

  然也……杜畿又说道,不过骠骑之策,远非仅此……说着,杜畿又将那个盛满了糕点的豆盘远远的推开,一直推到了几乎靠近桌案的边缘的位置,才停了下来,抬眼看了看韦端和李园。

  韦端指了指还在桌案之中的另外一个还有些糕点的豆盘。

  杜畿微微叹息,从一旁取了食物的笼罩,然后盖在了桌案之中的那个空豆盘和一个还有些糕点的豆盘上。

  李园抓了抓后脑勺,觉得自己明白了一些什么,但是似乎还有一些不明白,歪着头,思索了良久,忽然一拍手,大汉商会!

  杜畿点了点头。

  韦端长叹一声,脸上多少显出了一些萧瑟之色,看了看杜畿,沉默不语。

  杜畿也是轻声感叹道:在下也是静思良久,方参悟些许鳞角……骠骑之局,前后连环,步骤缜密,简直是前无古人啊……

  韦端转头看了一眼李园,然后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伯侯所言……甚是,甚是……

  李园看了看杜畿,又看了看韦端,有心想要问一问,但是又觉得如果他们两个都明白了,自己这么问,岂不是自曝其短,太跌份了一些,然而不问么,又觉得心中难受,百爪挠心一般。

  韦端眼珠子转悠着,说道:如此,莫非只能是……再待来日……

  杜畿苦笑着,说道:休甫未见骠骑择妻妾甚严乎?一则黄氏,如今才添蔡氏,这其中深意……便是未来,怕是……

  韦端手一抖,胡子被扯下了两根,不知道是心疼胡须,还是下巴肉痛,亦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显得有些龇牙咧嘴之态,这……莫非,莫非骠骑连这个都考虑进去了?这,这……怎么可能?!

  杜畿扭头看向天边的夕阳,良久,叹息了一声,骠骑所谋,有何不能?

  夕阳在天边挣扎着,表示着自己的清白,但是依旧拗不过群山,过了片刻,就被群山一同给拖了下去,手脚并用缠绕其上,然后消失了,只剩下些略微的光华,就像是残留的几声惨叫声。

  此时此刻,邺城之中,曹操也在看着夕阳。

  天下大势……斐潜斐子渊……曹操感叹了一声,然后又是哼了一声。

  站在其身后的曹丕瞄了曹操一眼,然后拱手恭立,姿势标准。因为按照曹丕的判断,他老爹巴巴的将其从许县叫过来,肯定是又要上课了,因此姿势好一些,或许受到的训斥会轻一点……

  果然,题目丢过来了。

  上前来,汝且阅之……曹操指了指他面前的桌案,对着曹丕说道。

  曹丕拱手领命,然后前趋至案前,先是飞快的瞄了一眼曹操,然后才开始低头翻看桌案之上的那些从西而来的消息。

  河内可以往长安送信,长安的消息自然也可以送到邺城来,更何况曹操又着重加强了对于长安的侦查,所以比起长安当地来说,一般的消息也就是迟缓了大概十几天的样子而已。

  曹操看着曹丕,眉头微微皱了皱。曹操最不喜欢的,就是曹丕不经意的会露出那种察言观色的小聪明。在曹操看来,察言观色根本就不算是什么本事,换任何一个奴婢,甚至一条狗,都懂得看主人的脸色,这个本事也未必比曹丕差到哪里去,而曹丕是嗣子,就需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问题,哪能流于小道?

  所以,每一次曹丕偷偷的瞄曹操他的时候,曹操心理就有些不痛快。可问题是曹丕这个破习惯,老是不改!

  曹丕草草浏览了一遍,刚抬起头,就对上了曹操皱着眉的脸色,下意识的一个哆嗦。

  可有所得?曹操冷哼一声。

  这个……曹丕结巴着。

  曹操眉头皱得更深,那就再看一遍!

  唯,唯……曹丕连忙低下头,认认真真开始看第二遍,一边看一边脑袋开始疯狂转动着。咦,骠骑亦行抑士族名望之策?

  曹操微微点头,说道:为何要行抑士之策?

  曹丕手指了指桌案,说道:父亲大人曾言,天下四维,均平方稳,然如今一支独大,案倾盘覆便在须臾……故当抑之。然必不愿也,故先当去葛曼,削枝叶,方可动其根本……

  曹操手按在了桌案之上,点了点头。没过多久,曹操又问道:汝观骠骑之策,与吾等有何异同?

  曹丕还没能得意几息,顿时又卡壳了,这个……

  其实整体来说,曹丕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思考能力,已经算是不错了,但问题是曹操心中着急啊……而且对于曹操来说,似乎唯一能比骠骑将军斐潜强的,便是多妻多子了,而且儿子比骠骑大一些,只不过现在看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