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第1218章 埋伏别吃太多饭(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下,立刻神情肃穆的低声对大匠说道:“莫大声张扬,且细细说来!”

  太史慈虽然是武将,但是心思也并不粗糙,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公车奏章一事逃亡辽东了,徐庶留他在城的真正用意,并不是让其来批复审核各个从曹之事的,而是要借太史慈之手,来消除城的隐患。

  多少坚城,并不是城郭损坏,也是不兵卒短缺而陷落,而是里应外合被破城的。临晋原本是左冯翊的治所,这城繁杂人等,那有可能一时半会之间全数排查清楚?

  再加呼厨泉兵锋来临的时候,城又进了不少避难的民众,其有没有些心怀叵测之辈也不好说。

  因此算是城头的战斗再激烈,徐庶都没有动用太史慈,因为不管是徐庶,还是太史慈,都知道,只有让城的隐患暴『露』出来,并且彻底消除之后,才能真正让人安心。

  这几天,太史慈坐镇府衙之内,头疼烦躁的,并非接连不断的琐碎事务,而是这城的隐患,没有任何的苗头,一时之间让太史慈颇为纠结。

  接连几天,城虽然有些脏『乱』,但是多少还是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并未有什么的不良的苗头,也未见到有什么搅『乱』的企图,算是偶尔争斗,也不过是难民之间的个别人在斗殴而已,连兵卒都不用出动,几个巡查衙役便都制止了。

  会不会是徐庶和自己多虑了?

  会不会城原本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在血肉沙场之『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太史慈,心总是觉得有些不安稳,要说关郑氏反叛,都能联合了呼厨泉南下,却不再临晋城做些布置,这如何能让人相信?

  因此当城大匠禀报说兵刃减少之后,太史慈心立刻一动,意识到这是混进了城的『奸』细所为,立刻重视起来。原因很简单,在汉代,城居民都是有户籍登记的,可能会有些兵刃的更是平日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安平坊。

  安平坊不仅在内有其家丁巡逻,连外面都有徐庶和太史慈的人在日夜盯着,安平坊之内的十余名大户人家也有些在徐庶手下出仕的,未必全数都会被郑氏收买,因此更是清楚这些要害关系,但凡有些风吹草动,见到了闲杂人等,都是第一时间联系府衙,将自己摘除出来。

  所以安平坊之内虽然有家丁有兵刃,但是反而被监视的最严,稍有些动静,城留下的一队兵马立刻赶到,根本动弹不得。

  反倒是呼厨泉来临之前,涌进了临晋城的这一波难民,因为一来没有时间排查身份,二来这些民众逃难,也未必各个都能将证明自己的过所带在身边,难道将这些少了身份的都抓起来不成?

  但是有一点,徐庶和太史慈都知道,是这些难民虽然可以混进城,但是肯定不可能随身携带兵刃的,所以要么是去藏匿兵刃的地点去取,要么是偷守城兵卒的兵器,反正战端一开,自然会有些混『乱』,尤其是有那些伤亡的兵卒,当然有掉落的兵刃……

  眼下看来,这些人便选了偷取的方式。

  当然,也有可能是安平坊周边巡查得太严,使得无法从安平坊当取得之前藏匿起来的兵刃……

  虽然送来修理的兵刃,一般都是些有些损坏的,但是有点豁口的战刀,又或是木柄折断的长枪,只要稍微整理一下,便可以重新投入使用了,谁能说有豁口的战刀砍不死人了?

  送走大匠之后,太史慈立刻叫来了城的负责巡检的铁钩子。

  铁钩子姓铁,具体原本叫什么,连他自己都忘了,至于叫钩子,因为他右前臂装了个铁钩子,又姓铁,因此干脆叫铁钩子了。他原本是骑兵斥候,后来在征西对鲜卑战役当,被鲜卑人砍去了右手小前臂,仗着身体强健,侥幸挺过了感染期存活下来,便退役了当了地方的巡检,然后随着征西的步伐,也从并北到了关,从一个巡检的小队长变成了一个城池的治安负责人。

  包括铁钩子在内的大部分城巡检,都是一路跟着斐潜从并北打过来的,自然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最起码铁钩子还记得征西将军斐潜当年还亲手给铁钩子帮过绷带……

  或许是铁钩子吹嘘的,但是至少说明一点,铁钩子等人的忠诚度,起一般的兵卒来说,要好不少。

  铁钩子做过斥候,而斥候的要求便是,胆大心细,目光敏锐,要从蛛丝马迹当判断出兵卒的走向和数目等等,粗心大意的家伙是干不了斥候的,因此从斥候转职成为巡检,除了在化课有些难度之外,其他的问题都不大。

  铁钩子一来,听闻此事,立刻皱起了眉头,琢磨片刻说道:“城流民极多,巷子街道都是,而且这几日募集丁壮也是不少,这排查起来……要不在城门处暗安排人手,反正这些『毛』贼定然是打着城门的主意……”

  “话是如此没错,但是城门有八个,大小不一,更何况我等城人手也不多,故而还是先行抓捕为宜……”太史慈思索了一下,说道,“更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