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500章 国家理想(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个属于海外华人、所有华人的国家,他们的命运才得以改变。

    回想起,最初离开远东大陆,漂洋过海,来到异域他乡之时,所思所想不过是用一条烂命做赌注,博一个吃口饭,苟延残喘,活下去的机会,现在,加入南美汉国,当兵入伍,不仅有了土地、财产还有尊重,更有了昂扬向上、不畏牺牲的盼头!

    枪炮有什么可怕,战死沙场有什么可怕,和当初相比,为了一碗饭就可以卖了自己的命,现在,为了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为了出人头地,即便是战死一次,两次,三次,也完全值得。

    华人向来不缺少热血、敢于牺牲的勇士,由于五千年历史熏陶,家庭责任感的教育,只要冒着生命危险,能得到对等的收获,很多华人即便明知道前方是死路,为了家庭、为了后代,为了理想,也能义无反顾得踏上死亡的征程。

    可惜,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统治阶层的贪婪无度,导致底层百姓,哪怕牺牲十次,也获得不了应有的收获和待遇。

    基层士兵出征作战,胜了,赏赐几两银子,甚至不赏赐任何财物,败了,没有任何赏赐不说,甚至可能无辜战死。

    当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更甚至者,付出生命的代价,都看不到希望,人心渐渐冷却、麻木,自然也就没了奋战杀敌之心。

    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只谈付出不谈回报,则是最大的谎言和最险恶的阴谋,正因为汉国皇帝李明远用最直接的土地、财产,犒赏有功之士,给予他们应得的利益,历次战争中,哪怕一个最基层的二等兵,也能没有顾虑的,为国家、为家庭、为个人舍命拼杀!

    从带领华工发动起义至建立国家,李明远对士兵们做出的承诺,都一一兑现,哪怕从秘鲁跟随起义,转战近万里,没有杀过一个敌人,只是负责为全军做饭、运输辎重的辅兵,也得到了300亩土地的赏赐。

    300亩土地类似于远东的永业田,可以代代传承下去,而且为了奖励第一批参与起义华工的贡献,李明远特别规定,在第一代授田华工去世之前,300亩土地不用缴纳任何的农业税,只有在他们去世之后,超出正常面积的土地,才会缴纳农业税。

    汉国的农业政策核心是维护中小农民、农场主的土地利益,人均土地低于20亩的家庭,免征任何农业税,对于人均土地面积处于20至100亩区间的小型农场主家庭,征收少量农业税,而对于人均土地面积高于100亩以上的中、大型农场主家庭,根据土地面积不同,梯度增加农业税缴纳比例。

    农民和小型农场主家庭为主,工业和农业并举,保障有产者经济、社会利益,是汉国发展的国策和核心。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的比重将逐步降低,但是,不论是十九世纪末还是二十一世纪,土地仍然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粮食、房地产、工业生产都是依托土地为载体而进行,因此,在汉国的执政方针中,有一条列入国家宪法的法案,那就是坚定保障国民最低保有土地数量,规定每户家庭,人均土地保有数量不得低于5亩,分家或者人口增加,土地不足时,可以向国家申请增加、变更土地,每户登记在册的最低保有土地面积,不得交易、转让,哪怕进入城市生活,从事工商行业,原本拥有的土地,也只能以租赁形势,租借给他人耕种,不得买卖交易。

    农村或者说是土地是一个国家的泻压池,相比所谓的房地产,土地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生产资料,保证每个国民的最低土地拥有面积,让他们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真正有产者,才是维持国家稳定、社会安宁的最重要基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明远和汉国军人、工人、农民、教师等各行各业从业者,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因为在他们看来,建立南美华人地上天国、人人过上好日子的愿望是实实在在,一定能够实现的。

    为了这个在远东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理想国度,他们愿意跟李明远一起,付出努力、心血,乃至牺牲。

    一支有坚定信仰、追求,补给和抚恤得到良好保障的军队,所爆发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是不可估量的。

    11月3日,亚松森向虎美塔要塞方向派遣的第一批4000增援部队损失殆尽,仍然没有拿下汉军驻守的利波纳山阵地。

    11月5日,第二批,也是最后一批3000人的增援部队,被投入利波纳山反击战和马尔山防御战。

    11月6日,马尔山阵地重炮阵地被彻底摧毁,汉军海军一艘永兴级轻型巡洋舰重创,两艘炮舰沉没,一艘扬武级巡洋舰轻创,

    11月7日,马尔山阵地失守,2000余名巴西守军全军覆没,被毙伤800人,俘虏1200余人。

    11月8日,汉军剩余军舰投入对乌拉米山的进攻。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