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闻言一怔,心想这话说的可严重了,骂自己不是东西呢。
见赵军一脸茫然,赵有财了一声,又继续说道:
听赵有财之言,赵军一时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昨天晚上他带着李如海回了房间以后,因为有解忠、解臣在,赵军就没细问李如海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李如海那孩子,担惊受怕了一晚上,那时是又困又冷,这冷不丁一踏实下来,缩在被窝里睡得呼呼的。
因为信息不对称,赵军被赵有财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不知道李如海都交代啥了,哪敢多说呀?
也是赶巧,王美兰从里屋出来。刚才这爷俩的话,王美兰都听见了。她快步来在赵军身前,皱着眉头看若赵军,问道:
王美兰少有埋怨她儿子的时候,但这一次,她可是说话了。这并不上纲上线,这真的是原则问题!
虽说王美兰花钱更凶,但王美兰都快四十了,家里还有这条件。
而李如海呢,他只是个十四岁的孩子。他一个月才挣十几块钱,他现在就敢这么花钱,那等到他十六七的时候呢?
那个岁数的孩子,说懂事也懂事,说不懂事也不懂事。万一走歪了路,那真的是一辈子的事。连王美兰都说话了,赵军顿时感觉事情不对,忙问道:
赵有财冷笑着,数说道:赵有财此言一出,听得赵军有些发懵。
那天赵军给李如海钱的时候,可是告诉过他,让他买吃的、买小人书。
按赵军的想法,李如海就跟自己弟弟一样,这孩子搁外头跑,一天天都不招家,自己给他点儿钱,他在外头要饿了的话,能自己买点吃的。
至于这孩子有了钱能不能学坏,赵军也考虑过。
但要说二十年后么,孩子可能上游戏厅、去网吧,或是看些带颜色的小刊物。可这年头哪有那些呀?
在这小山村里,能败坏人的,无非就是不正经的娘们儿跟耍钱。
前者,对现在李如海没什么吸引力,而且就算那些人知道李如海兜里有钱,也不敢把主意打到李如海头上。
毕竟李如海才十四岁呀谁敢祸害孩子,在这十里八村就不用待了。
而耍钱那方面,赵军对李如海有过叮嘱,而且他也相信,没人会带个十四岁的孩子玩儿。所以,赵军不是没考虑过,在他看来,李如海拿了钱,顶多就是买点吃喝。
这小屯子连汽水都没得卖,李如海也就能买点吃的。而屯子人消费水平还低,王富也不敢进什么贵的东西
糖块,十块钱能买一麻袋。槽子糕,五块钱的,就能把李如海吃吐了!所以,赵军还是挺放心的。
至于那天李如海说自己要买大皮鞋,赵军以为他就是到集上,买一双人造革的,连一块钱都用不了。赵军当时还跟李如海开玩笑呢,说让他再买个早獭帽。
可赵军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太低估李如海这孩子了。
旱獭帽!大皮鞋!
一时间,赵军肚子也没感觉了,连去茅房都不着急了,只问道:这些东西,在这年头的林区,当真算得上是奢侈品了。
就算去赶大集,顶多也就有几双人造革的鞋。皮鞋和旱獭帽根本没有,人家不敢进货,怕卖不出去再砸手里!
所以赵军想不明白,这孩子搁哪儿捣腾的这些东西呀!
赵有财笑道:
说到此处,赵有财又补充道;
赵军一时间有些无语,心知为啥昨天李如海会挨揍了。
见赵军不说话,赵有财又冷哼一声,才继续道:
赵军:
王美兰闻言,伸手拽了拽赵有财袖子,而赵有财却仍不依不饶地说:
说着,赵有财一指赵军,又继续道:
赵军眨巴两下眼睛,对赵有财、王美兰说:
赵有财冷笑道:
这时,王美兰在旁拦着赵有财,说:
说完赵有财,王美兰又看向赵军,道:
赵军低头,道:说完,赵军开门往外走去。
这时,赵有财往门外一指,对王美兰说:王美兰闻言,不耐烦皱眉拽了赵有财胳膊一下,转身就向屋里走去。
赵有财见没能说动王美兰,却也不气馁,他生着了柴火,往大锅里加了半瓢水。火旺水很快就开了赵有财往锅里倒扣一个小盆,将滚开的水全都盖住。
然后,赵有财端过一旁的大盆,将上面盖着的高粱杆帘子一扯,伸手就要抓里面发好的玉米面。昨天晚上菜什么的都剩了不少,今早赵有财就没
打算做菜。
而饼虽然也有剩,但王美兰昨天上午发了面。到现在这面已经发了,就必须得做成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