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再发面肯定是不赶趟了,但王美兰胸有成竹地一笑,对金小梅道:
王美兰话音刚落,一边吃油滋了的老太太愣住了。
豆饭,就是往大米里加点红小豆一起蒸。这听着没什么,但在这时候的东北,豆饭不是随便吃。必须得有大事小情,才能焖一锅豆饭。
可老太太转念一想,这连猪都杀了,还差那一锅豆饭么?
再说了,吃杀猪菜不就是大事儿么?
而王美兰的性子,这一年来是越来越砍快了。她是说干就干,这边吃完油滋了,让三个小孩在炕上玩儿,而她们则继续忙活。
这些女人兵分两路,王美兰带着金小梅、赵玲去隔壁切土豆丝、胡萝卜丝,然后烧水把这些菜丝打个焯,再和到面里。
炸丸子的面,主要是白面,但还必须少掺一些玉米面。这是为了让丸子发渣,要不然全用白面的话,炸出来的丸子里面发粘,不是粘牙就是粘上牙膛。
等把焯好的菜丝加进面里,又放搅好的鸡蛋和
水,再搅动和成面糊。
这边金小梅使炉钩子拨动灶坑里的柴火,炸丸子的火不能太旺,油温不能超过五成,要不然丸子就得炸焦。
到时候那丸子又黑又黄的,且不说不好吃,卖相也不好看啊。
金小梅控火,王美兰、赵玲二人都把手洗净,一手攥面糊,一手往油锅里下丸子。而赵军家里,杨玉凤扒蒜,徐春燕切血肠。
哪怕是煮好的血肠,里面也是嫩,使刀切的时候不能着急,不但得控制好力度,另一个手还得抻住外面的肠衣。
在灶台前,老太太盛了少半勺刚熬好的野猪油倒进锅里,使勺搅动润锅。等听锅里嘶拉声响,将事先捣碎的黄冰糖倒入其中。
灶坑里柴烧的不旺,老太太就使这小火慢慢地炒着糖色。
正常来说,等冰糖都融化,油面起了小泡再加水,这样熬出来的糖色不苦。
而老太太她有独门秘籍,她还不等油面鼓起小泡,就拿过旁边的小盆把盆里的肉块倒进里面翻炒。
通过连续的翻炒,使肉块都挂上了枣红色。然后她拿过破边儿的葫芦瓢,从水缸里舀水往锅里加,一直到水没过肉块。
然后,老太太盖上锅盖,弯腰拾柴塞入灶坑,加火烧锅炖肉。
不一会儿,赵玲就端着一盆丸子过来,招呼老太太和三个小孩子先吃。
再过一会儿,王美兰端着油坛子,金小梅一大盆丸子,少见地从李家大门出来,而没向往常一样翻墙。
可刚一出门,二人就见小铃铛领着赵虹、赵娜、李小巧,四个小姑娘蹦蹦跶跶,有说有笑地往家走。
永安屯的小学和幼儿园只隔了一堵墙。所以放学的时候,小铃铛就带着三个小姑一起回来,并且给她们送回家。
看到王美兰和金小梅,赵虹、赵娜、李小巧颠颠地往过跑,这时王美兰、金小梅才看到赵虹手里拿着一个小网兜。
然后就听三声尖叫,三个小丫头伸着小黑手就要抓丸子,吓得金小梅赶紧把大盆高举,并呵斥她们回去洗手。
三个小丫头争先恐后地往赵军家院子里跑,而小铃铛过来,跟王美兰、金小梅打完招呼就要回家。
王美兰笑道:
小铃铛答应一声,被王美兰催促着先行进了院。而这时候,金小梅才想起来一件事,小声嘀咕道:
按理说,林区的小学三点半就放学,小铃铛接完仨小丫头回来,顶天不超过四点。可现在呢,都五点多了。这也就是相信小铃铛,要不然孩子不回来,金小梅早都着急了。
这时,小铃铛回身笑道:
说到此处,三人都看到了被赵虹丢在压水井旁边的小网兜。这小网兜里,蚂蚱子还真不少,而且大绿蚂蚱子还不小呢。
可此时那三个小丫头早都冲进屋里去吃炸丸子了,谁管烤蚂蚱子啊?
小铃铛把网兜捡起,对王美兰笑道:王美兰道:
十分钟后,两盆丸子还剩半盆,大人们吃的少,但小孩子对过油的食物实在是太喜欢了。
这时,张援民把门推开,他在外面拽着门没撒手。而赵军一手端着一个盘子出屋,一个盘子里装的是大片的五花肉,另一个盘子里装的是切成片的猪肝。
王强随后端着一盘血肠跟着出去,他先赵军一步来在院子里的大锅前,把锅盖一掀,一手拿锅盖做扇,扇散大锅里面散发出来的
热气。
等赵军、张援民到锅前,先把肉片铺到锅里的酸菜上,占据三分之一的锅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