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吟后道:“木场的活先放下吧,让你去那边,大材小用了,从今天起,你便是屯长,做我亲卫!”

  韩信拜谢萧何,但又面露难色。

  “可是萧君,我没有爵位,做什长尚可,无尺寸功爵却被提拔做屯长,难免惹来非议。”

  萧何笑道:“放心罢,朝廷已下诏令,此番南征,军中不更以下者,皆赏一级爵,我已将你放进第一批名单里,很快便能落实。”

  “这么说,我也是公士了?”韩信有些自嘲,这爵位来得也太轻松了。

  “不是公士,是上造。”

  萧何将一份文书递给他,看着韩信惊喜的目光,露出了惜才的笑:

  “我已替你纳粟千石,你只需要在上边写上名,按下手印!”

  ……

  “家主对韩信真是看重啊。”

  韩信再三拜谢,感恩戴德地告辞后,常年侍候在萧何身边的老家佣走了出来,他服侍了萧家两代人了,看着萧何一步步从小吏做到六百石。

  老家佣也知道,家主慧眼识人,但自从沛县刘季后,就从未见他对一个人如此重视。

  萧何看向他:“你觉得,韩信曾受胯下之辱的事,是怎么传出去的?”

  老家佣笑道:“在淮阴时,满船的人都知道韩信的窘迫,众人见家主厚待韩信,心生嫉恨,遂扬其短。”

  “会是谁呢?”萧何显得很困惑的样子。

  家佣想了想:“应是个嘴碎的小随从,或许,就是老仆我!”

  萧何点头:“没错,谁都有可能,查无可查,此事到此为止。”

  “老仆会守口如瓶,将这件事,带到棺材里!”

  家佣退下后,萧何回想整件事,觉得十分满意。

  他就是想看看,韩信到底是石头,还是块玉。

  若只是块石头,即便废了也不可惜。

  “若他是真玉,岂会怕刀削雕琢?”

  事情按照预想的发展,韩信在舆情讥讽下,再度进退维谷,却靠自己的智谋,对军法的运用,完全扭转了局面。

  而韩信方才的自述,更让萧何刮目相看,他没看错,韩信果然是一位人才!

  假以时日,还可能成为大才!

  要施惠,就得施到底!那一千石粟,便是萧何对韩信的第二笔投资。

  不容易啊,这块璞玉,经过打磨,总算露出来一个角来了。

  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还得再磨磨。

  来到武昌营后,被一群南郡军吏包围,萧何深感势单力薄,唯一有交情的曹参远在胶东,儿子萧禄,同乡周昌等人皆为中庸之辈,不足大任。萧何需要能得昌南侯重用的朋友,让他崭露头角,以此固身。

  萧何会寻找最合适的时机,将韩信推荐给昌南侯……

  但不是现在。

  看着案几上的地图,萧何思索道:“算算时间,昌南侯,也应该经由灵渠,抵达桂林了罢……”

  老萧虽然会看人,却无法料事如神,黑夫没去桂林,一个突发事件,让他调转方向,去了长沙郡最南端的阳山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