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就是因为这两地在唐朝时,因气候和水系可以轻松承载一国之都。

  但是到了现在,气候剧变,已经不行了。

  关中别说丰收了,甚至都已经不适合种粮食了。

  后世西方人一直嚷嚷着谨防全球变暖,只不过是为了抑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工业罢了。其次就是,全球变暖对海洋型国家没好处,但对中亚东方的国家来说,那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中原、山东、河北变成亚热带,陕甘宁雨水充沛、沃野千里,新疆郁郁葱葱,绿洲遍布……

  只需稍稍想象一下,就能明白全球变暖,对东方的好处了。

  现在知道数千年历史,为何唯有开元盛世这一个盛世了罢。

  人家那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独此一份儿!

  而现在,韩桢将面临小冰河时期。

  按照前世的记忆,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气温会断崖式下跌,最终跌至谷底,并持续整整一百年。

  地球气温的周期性变化,没法改变,但韩桢却觉得人定胜天。

  既然陕甘宁种不得粮食,那就打!

  打下东南亚和印度,让这些地方成为新的粮仓!

  再加上从美洲搞来红薯、土豆、玉米,他就不信喂不饱国内这么多张嘴。

  刘昌知道,陛下又在思索大事。

  就在这时,殿外一名小太监踩着积雪,一路小跑而来。

  见状,刘昌立刻迎上去,压低声道:“小声些,莫要惊扰了陛下。”

  小太监呈上一份蜡封密奏:“刘总管,樊楼有密报送来。”

  “我晓得了,退下罢。”

  刘昌接过密报,转身走进殿中。

  正当他犹豫着要不要开口时,韩桢从沉思中回过神,问道:“何事?”

  “陛下,樊楼密报。”

  刘昌说着,将密报呈上。

  接过之后,韩桢迅速扫视了一眼,而后下令道:“宣军部、内阁以及户部主官入宫!”

  ……

  谢鼎与刘宓二人身披大氅,顶着满天风雪,快步行走在皇城之中。

  今日原是休沐,他二人正在家中过年,得了旨意后,匆匆赶来皇城。

  “谢相可知因何入宫?”

  刘宓微微喘着气,一阵阵白雾,自他口鼻中飘出,迅速消散在风雪中。

  谢鼎摇摇头:“不知,不过如此紧急,应当是大事。”

  闻言,刘宓面色担忧道:“难不成是宋金两国动手了?”

  “选在此时动手,也未必没有可能。”

  说话间,两人穿过大庆殿,一路来到垂拱殿。

  刘昌早已等在殿门前,见到二人,立刻迎上前:“陛下在书房中,两位相公这边请。”

  “有劳了。”

  谢鼎拱拱手,而后问道:“刘总管可知陛下召见吾等所为何事?”

  “咱家也不晓得。”

  刘昌苦笑一声,压低声音道:“不过应当关乎宋金两国。”

  谢鼎与刘宓露出了然之色,心头有数了。

  在刘昌的带领下,两人越过大殿,来到书房。

  “陛下,两位相公已至。”

  “进来。”

  推开书房门,一股热浪顿时扑面而来。

  史文辉、张叔夜、赵霆三人先一步到了,此刻正端坐在书房中,面色肃然。

  “见过陛下。”

  两人躬身见礼。

  韩桢招呼道:“坐。”

  “谢陛下赐坐。”

  谢鼎脱下沾满风雪的大氅,来到书桌前坐下。

  接过宫女递来的茶盏,轻抿一口热茶,顿觉身子暖和了一些。

  见人到齐了,韩桢这才开口道:“密谍司刚刚截获了伪宋的一份密报,宋、金、西夏三国打算于三月十五,不宣而战,同时发动突袭!”

  话音落下,众人面色一变。

  尽管之前已经知晓了伪宋联金伐齐的计划,却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选在三月十五,连夏收都等不及。

  若非密谍司立功,他们还真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不得不说,这个时机选的非常好。

  三月初乃是立春,在接下来的百日之内,阴雨绵绵,气候潮湿,火器无法发挥最大威力。

  谢鼎皱眉道:“不宣而战,师出无名,宋金两国连脸面都不要了?”

  名正言顺,看似无用,实则很重要。

  就算是金国南下攻宋,也是以张觉为借口,指责赵宋不守盟约,同时派遣使节递交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