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盘查,走进考场。

  祁蒙深吸了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激动与忐忑,迈步走上前,任由皂班的差人搜查全身。

  他心里清楚,此次锁厅试之后,未来一两年内应当不会再开科举。

  所以,这个机会他一定要抓住。

  待盘查结束,祁蒙收拾好笔墨纸砚后,朝一旁的谢鼎躬身作揖。

  正准备进入考场,不曾想却见谢鼎开口道:“你便是祁蒙?”

  “谢尚书认得卑下?”

  祁蒙心下诧异,没想到谢鼎竟认得自己,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

  他乃是读书人,岂不知富阳谢家的名号。

  那篇由谢鼎执笔的讨伐檄文他也看了,对其文采仰慕不已。

  谢鼎轻笑道:“本官常听同僚夸赞,希望此次锁厅试,莫要让本官失望。”

  “卑下定当尽力。”

  祁蒙再度躬身一礼,步伐坚定的迈入贡院考场。

  后方补官见了,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

  谢鼎可是吏部尚书,又是本次锁厅试的主考官,得到他的青睐,若能高中,今后定会平步青云。

  随着一名名参考补官进入贡院,谢鼎吩咐道:“关龙门,焚香!”

  咯吱!

  伴随着一阵牙酸的声音,两扇朱红色的大门缓缓关上。

  围观的百姓知道,当这扇大门再开之时,会诞生几十名新晋官员。

  今日韩桢没来,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军营中。

  韩桢看着眼前的三门巨炮,满脸期待。

  这三门巨炮,长两米,水桶粗细,主体乃是一整根木头。

  是的,就是木头。

  如今的冶铁技术不过关,铁水浇筑的炮身中存在大大小小的气泡。

  这些气泡,会导致炸膛。

  而用纯铜制造又太过奢靡,这会儿铜就是钱,而且全铜铸造的火炮太过笨重。

  最后,韩桢想到了木质炮。

  木质大炮古今中外都有过,甚至后世有一档叫《流言终结者》的节目,还曾专门做过测试,确认了木炮的可行性。

  除了木炮之外,还有瑞典的皮革炮,炮管由皮铁混合而成。

  但皮革炮有一个缺点,由于炮管强度问题,只能制作小型的野战炮,无法做成攻城的巨炮。

  经过深思熟虑,韩桢最终还是选择了木炮。

  眼前这三门木炮,选用的都是从两广采购的铁力木,硬度是寻常树木的五倍,遇水则沉。

  中间掏空,镶有铜芯,外层由铁箍紧紧包裹,平放在炮架之上。

  只这三门炮,就耗费了军械工坊数百匠人,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当然,主要还是头一回制造,工艺不熟练,且模具也花费不少功夫。

  往后若是量产的话,能快上许多。

  刘锜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三门巨炮,半信半疑道:“县长,这些铁疙瘩真有你说的那般威力?”

  “虽不知威力,但看着却格外威猛霸气。”

  黄凯摸着下巴,不声不响的拍了一记马屁。

  “试一试就知道了。”

  韩桢心里也没底,吩咐道:“先来一炮!”

  闻言,数名匠人面面相觑。

  袁工匠面色为难道:“县长,微臣不知该如何用。”

  “让开,我来!”

  韩桢让匠人散开,亲自上前。

  打开木盒,将黑火药倒进炮管之中,随后拿起一根木塞,将火药压实。

  最后,他拿起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石球,塞进炮管。

  在前方三百步外,矗立着一截城墙。

  这截城墙只有三米高,五米长,完全仿造郡城的城墙建造,专门用作实验火炮威力。

  将一截引线插入炮管后方的孔洞里,韩桢又倒了些火药在孔洞周围,不留一点缝隙。

  做完这些,他转头吩咐道:“都后退二十步。”

  老实说,这玩意儿会不会炸膛,他心里也没底,所以方才火药没敢放太多。

  但即便如此,还是得小心。

  闻言,袁工匠等一众匠人,哗啦一声跑向远方。

  刘锜有些不情愿,不过被韩桢瞪了一眼后,也只得老老实实后退。

  掏出火折子点燃引起,韩桢拔腿就跑。

  待退到二十步外,他停下脚步,与刘锜、黄凯三人一眨不眨地盯着巨炮。

  嗤嗤嗤!

  引线很快便燃到了尽头,冒出一阵阵黑烟。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