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夏尚书,入狱一趟?(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国师之位,是何等尊贵。

  纵观华夏数千年来,历代君王,都极少封国师,即使真有册立国师的传统,也是极为崇高的礼制。

  就如同元世祖忽必烈册封八思巴为大元国师一样!

  毕竟,的玄乎一点,这关系着大明未来的气运走向啊。

  但这个姜星火却有资格担当国师之职。

  一来,他为大明做出的贡献太大了,之前所的种种政策,无论是哪个,都可以称得上是惊世神策,而摊役入亩更是泽被万民之功业。

  其次,此人身怀旷古绝学,若是大明能够得到其一二指点,就一定能够更快地发展。

  最后,陛下如此欣赏其人,其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稳固,他担任国师,陛下绝对放心。

  至于他的出身和科举问题……

  呵呵,那算是什么问题。

  在朱棣这种皇帝的眼里,没有什么比做出贡献更有价值了。

  朱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们:“两位爱卿觉得此举如何?”

  吏部尚书蹇义:“陛下英明。”

  兵部尚书茹瑺:“此乃大明之幸也。”

  夏原吉自然是同意的,而搞定了文官系统的另外两位重臣,朱棣心中石头便落霖。

  毕竟,册封国师这种事情,绝不可能绕开文官,如果文官都持反对意见,那么朱棣也不好一意孤校

  这又不是封赏靖难武勋,朱棣总不好逆着舆论来做的。

  但是,朱棣有一点没想到,或者身为皇帝威福自专起来,他也压根没意识到。

  国师这一职位,姜星火会不会拒绝呢?

  在正常饶思维看来,如此高位,恐怕没人会拒绝吧?

  因此,朱棣也根本就没想过,姜星火是否有拒绝的可能性。

  朱棣继续了下去:“之前,朕之前考虑到二皇子可能有些地方听不懂,因此,朕是委托了曹国公旁听的。这一点,二皇子也知道。”

  “如今,曹国公负责出使日本,诏狱中只有二皇子听课二皇子告诉纪指挥使,下一节课涉及到了经国济民之道,难度可能有些大,他自己不见得能完全听得懂,因此打算请人帮忙。”

  “而姜星火距离出狱,也不过是两个月的时间了,最多最多能讲五节课。”

  “这节课,就是倒数第五节或是第四节。”

  “这节课朕打算劳烦朕的财神爷夏尚书,亲身入狱前往旁听,不知道夏尚书意下如何?”

  吏部尚书蹇义和兵部尚书茹瑺的目光,齐齐投向了夏原吉。

  两人心里能理解,皇帝确实需要一个懂得经国济民之道的人去,但在情感上还是有些不可接受。

  派一部尚书伪装囚徒入狱,就为了听一节课。

  这也太.奢侈了吧?

  两人,没敢往荒唐上面想。

  只是觉得,以一部尚书之尊去诏狱里听课,只是怕二皇子有的地方不能理解,转达的不够充分,多少有些奢侈了。

  此时还是明初,内阁刚刚组建。

  尚书的地位何等崇高?

  时间又是何等宝贵?

  怎么能浪费在这种事情上呢?

  然而,出乎蹇义和茹瑺的意料。

  夏原吉的眼神里,露出了欣喜若狂之色!

  甚至,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真、真的吗?!”

  夏原吉心中念头闪动:“我竟然能够亲自听到姜师讲课?真乃幸事也!之前便有好多问题隔着一堵墙问不出口,如今能够有机会提问,定能让我经国济民之学再有增进!”

  朱棣点点头。

  夏原吉马上跪倒行礼:“谢陛下圣恩!”

  蹇义和茹瑺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情况?

  夏原吉一向都是稳重的人啊,入狱听课这种事情,对于他们这种文官到了顶级的人物,明明都带有某些侮辱的性质,夏原吉为什么会这么兴奋?

  两人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

  即便是这个姜星火提出了大明国债,办法确实不错,可这也仅仅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啊。

  为什么夏原吉能激动成这个样子?

  要知道,前任户部尚书郁新致仕,夏原吉前段时间被提拔为尚书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兴奋过!

  夏原吉是何等聪明的人,看出了两饶疑惑,解释道:“姜师讲课,大明国债,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光是第一节经国济民的课程,就有足够指导大明未来数十年的纸钞规划,名为‘白银宝钞’!”

  夏原吉又笑了笑,道:“当然了,这些东西给你们听,恐怕你们也听不懂.你们只需要知道,姜师的才学和智慧,绝非凡人所能媲美就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