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343章 父母所愿,方是人道中的孝道(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嬴成蟜笑道:

  “我要儒家废礼仪。”

  “我要儒家无贵族。”

  “我要儒家教天下。”

  三句话,让伏生脸色大变两次。

  这三条要求,只有最后一条符合儒家立场,前两个都与儒家理念严重不符。准确的说,是在颠覆传统儒家。

  儒家是一门贵族学说,致力于复兴周礼的儒家,本质上仍旧是用家天下那一套来管制。

  和墨家一样,儒家也提倡爱人。

  但和墨家兼爱不同的是,儒家的爱人是有分别的爱。

  对亲人的爱,要比对朋友多。

  对朋友的爱,要比对路人多。

  儒家的道德在法律之上。

  父母犯法,子女不告官,要受到惩罚。而告官举报,也要收到惩罚。且后者的惩罚,要比前者大的多的多。

  儒家没有大义灭亲这四个字,只有不孝这两个字。

  这便是儒家用以治理国家的方法,礼治。

  在君臣方面也是如此——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王对待臣属要有礼仪,而臣属要回报君王以绝对的忠诚。

  这些条条框框的礼仪,变成了束缚百姓的樊笼,自小便让百姓学习怎么更好的被统治。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礼仪维护了社会稳定。而作为人类生活主体的社会稳定,则让大多数百姓性命得到保障,这道樊笼不只有束缚作用,还有保护。

  “长安君此言,恕我……”

  伏生脸色铁青地拒绝,嬴成蟜不等其说完,道:

  “今日若在此的不是你伏生,而是淳于越,我不会来。本君以为,你会答应本君的要求。”

  端起水温略微有些凉,刚端上来时热气腾腾的热水,嬴成蟜洇了一口。

  “吴实,唐秉……这些人都是你的老朋友了,他们治理的城池发展速度远比南阳要快,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伏生沉默着,不答。

  “看来是知道了。”

  嬴成蟜双手交叉,下巴压在手上。

  “要百姓入大秦学堂读书,按照年龄分别教导本君能理解。”

  “要百姓侍奉父母,树立德高望重者为榜样,本君也能理解。”

  “本君不理解的是,父母故,守孝三年,三年内不许做其他事,这是何道理?”

  伏生微低首。

  “此为《论语》中孔子之言,于……”

  嬴成蟜用力敲击了一下桌案,以沉闷响声打断了伏生言语。

  “本君知道出处,不需你说。”

  “本君现在要你解释给本君听,这是何道理。”

  伏生紧随其后言道:

  “儿女出生后,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这三年是父母最辛苦,最艰难的时刻。”

  “是以,父母去世后,儿女要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为父母守孝三年,周朝都是如此做之。”

  停顿片刻,见长安君依旧在望着自己,伏生又道:

  “百姓越看重孝道,越能知道礼义廉耻,天下重礼,方能太平,成就盛世。”

  嬴成蟜击掌微笑。

  “彩。”

  “你终于说了实话,虽然仅是半句,倒也难能可贵了。”

  “这太平不是你伏生的太平,更不是百姓的太平,是上位者的太平。”

  “这盛世也不是你伏生的盛世,不是百姓的盛世,而是贵族的盛世。”

  端上来的是茶杯中,装着的是热水而不是茶汤。

  若不是伏生心生怠慢,就是县令府最高标准只有热水。而没有那很是浑浊,只有贵族方能享用的茶汤。

  做了南阳县令,伏生没有享受到上位者应该享受到的事物。

  伏生平视嬴成蟜,反问道:

  “长安君不是上位者?不是贵族乎?”

  “我自然是上位者,亦是贵族。”

  “既然如此,何以要反自身?”

  “因为不爽。”

  嬴成蟜在伏生不解的眼神中,微笑着道:

  “孝顺是一种美德,尊师重道,待人以诚亦是应有之理,这些都是极好的。”

  “这些极好的事物应该得到提倡,却不应该成为驭下的工具。这令我觉得很难受,很不舒服,很想造反。”

  造反?

  伏生大惊,脚步没站稳,后退半步,脸上是惶恐掺杂着迷惑。

  从蜡祭时始皇帝的态度,再对人情世故不擅长的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