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洪武当咸鱼》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元璋的比较(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替各自的母妃送过来一些银子。其中最狠的当数郭惠妃,直接送过来五万两。

  因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所谓的皇孙试炼,不过是拼两边的人脉。

  不管是朱允熥还是朱允炆,都太过年幼,只是挂着个监管的名义罢了。

  而且兵器局这边积弊重重,材料短缺,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银子,别说按时按量交付兵器和农具了,就是连正常开工都难。

  因此,凡是跟蓝玉亲近的武将勋贵,无不献上一片微薄之力。

  朱允熥这边热闹,朱允炆那边也不冷清。

  首先户部行文各地府县,督促他们尽快调运木料、皮革等物,支应兵仗局开工生产。

  同时户部尚书还请示皇帝陛下,是否给兵仗局也拨十五万两银子。

  老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毕竟不能厚此薄彼么。

  只是对于两边的情况,老朱显得非常关心,可谓是一日三问。

  “今天又有多少人给小逆孙送银子?”

  “回禀陛下,曹国公李景隆、全宁侯孙恪各送去三千两银子。”

  老朱闻言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即又问朱允炆那边的情况。

  “燕王给二皇孙那边送去一万两银子,秦王送过去三万两……”

  老朱闻言眉头皱了皱,暗暗思索起来。

  事实上,正如百官所想的那般,老朱也打算通过这件事来看一下朝臣的风向。

  如果放在以前,他只有朱允炆这一个选择之时,他就不费这个事了。

  可今时不同往日,他的选择里又多了个朱允熥,那就有必要比较一下了。

  不过,他比较的不是两人的能力,而是比较两人的人望。

  武将这边果然更中意朱允熥,文臣那边则权利配合朱允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事,滞留在京的藩王,竟然也亲自下场了。

  “其他藩王什么动静?”

  “回禀皇爷,周王也派人给二皇孙送去两万两银子。”

  “其他藩王现在没什么动静,只有晋王、蜀王、湘王给少主送了银子。”

  “但蜀王、湘王就藩时日尚短,两人又是个恬澹的性子,每人只送了五千两。”

  “现在小逆孙那边的银钱有多少了,可够完成今年的兵器打造?”

  “回禀皇爷,还差不少呢,但现在的钱支应两个月问题不大。”

  老朱闻言点点头,在心里盘算着两个月后,朝廷的秋税也就收上来了,国库应该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紧张。

  “继续盯着吧!”

  “诺!”

  二虎从宫里出来,又给一些中下层勋贵送信,告诉他们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小说阅读网

  此时不帮衬着点三皇孙,等三皇孙将来上位,再想拍马屁可就没机会了。

  于是乎,朱允熥那边又收到一批银子。算上户部给拨付的银两,他现在手头掌握的资金,已经达到六十万两之巨了。

  虽然朱允熥得了不少银子,但他却不急着生产,而是先成立了一家名为“明钢”的商会,将所有人送来的钱折算成股份,并给每一家送去了股权认证书。

  他这边不紧不慢,朱允炆那边却是干得热火朝天。

  半个月后。

  朱允炆看着堆成山一般的马鞍、马辔,以及马镫等其他器具,心中只感觉万分自豪。

  经过半个月的磨砺,他的心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像以前那样狭隘和急躁了。

  甚至对于朱允熥那个弟弟,也多了几分理解。

  朱允熥说得对,想要管理作坊确实挺难挺累的,哪怕兵仗局设在皇城左近,他每天奔波劳碌,依然感觉有点吃不消。

  一想到朱允熥的兵器局都在城外,朱允炆对弟弟充满了同情。

  据说他已经很久没回过城,一直吃住在城外的作坊里,也真是够辛苦的……

  朱允炆将第一批军用器具交付给兵部,立马获得满朝文官的吹捧。

  户部、兵部、工部更是联名上书,请求皇帝陛下对其予以嘉奖。

  朱元章看了看众人的奏疏,笑了笑就将其扔到一边。

  “二虎,小逆孙那边怎么样了?”

  二虎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磨蹭了半天这才硬着头皮回答。

  “回禀皇爷,三皇孙那边还没动静,据说正在打制锻打兵器的什么床……”

  “床?”

  老朱听到这话只感到一阵头疼,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这孙子竟然一件武器都没生产出来,这是要把人急死呀!

  “你去传达一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