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618章 紫禁城里老套的戏码(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近来,老夫每每在想,能与济之共居内阁,也算是一种好运。”

  王鏊心领神会,“阁老请说。”

  杨一清笑了,“打开看看。”

  这是政治演化的必然,是必须要做的,这和人好人坏、君子小人等等道德无关。如果他不做,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首揆,就统率不了百官。甚至,你下的命令,下面也是听到十分但做个六分。

  王鏊心思微动,皇帝稍稍针对了一下杨一清,看来他是有些害怕了,不过他也不说明,只是笑着讲,“那一天,我还没有想过。只不过,陛下其实是宽厚重义的性格,绝不会亏待为国立功之人。”

  只在京师里想象外界的人,大概是不明白这一点的。

  那还干什么?不如致仕回家。

  “今日就我们两人了。”

  “阁老,明鉴。不过属下一直以为,阁老是真正的做事之人,属下虽不才,但也立了此志。再说阁老才五十七,离八十还早着呢。”

  “……阁老,陛下倒是与属下谈过一些。”

  “他,你怎么看?”杨一清直接指向王炳的座位。

  “陛下说,朝堂之上,意见不合原属正常,只是不能以朝政为代价。”

  王鏊沉默了一下。

  “济之。”

  而这个时候杨一清提到这一点……几息之间,他的心里有些明悟。

  官场就是一群墙头草。

  王鏊谦虚起来,“哪里,这都是先帝厚爱,每念及此,我还心中有愧。”

  就是杨一清再怎么样,不能拿蓟州清屯的事情开玩笑,否则皇帝才不会管你什么私下里的恩怨。

  杨一清从自己的书桌上拿了一份奏疏,递到王鏊面前,“敢看吗?”

  所以格局推动着他要打压一下王炳,要让人看到他的地位仍然稳固,别那么急着改换城头!

  这个时候,杨一清应该有所反应。

  “敢。”

  清理军屯这么难的事杨兴在宣府能推得下去,那还有什么命令他下了以后,那些将官会不执行呢?

  那是一份名单,官员的名单。

  王炳现在不在京师,他顾不上这里,这个时候有人上奏疏参他的人,他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王鏊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可能本来紫禁城里也都是这些没有新鲜感的老套戏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