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五一二章 酒色蚀骨,飞燕合德——(2/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独你、我看懂了,我们进攻的方向从一开始起就只能是荆州,绝不是曹魏!”

  ——焦距、人心!

  可以说吕蒙是师承于周瑜、鲁肃。

  但无疑…在十几年如一日的修炼人心的过程中,在人心的窥探上,他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你可以嘲讽他的战略眼光不如鲁肃,但吕蒙的眼光最符合现实。

  只要东吴还想打出去,那路…就只有荆州这一条!

  破局的关键也从来不在合肥,不在淮南,不在徐州,而是在荆州——在划长江而治!

  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往北打,就算能打出去,能打下徐州,也一定守不住!

  而这一番话…无疑,对于孙权而言…就像是黑暗中的光点。

  吕蒙的话还在继续,“别人不懂主公,可末将懂,人口、山越、经济…这是东吴最大的难关,也是压在主公头上的三座大山,主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三件事,可想要获得,就必须舍弃,主公当先舍弃的是面子,多次向曹魏、荆州低头…主公对外示弱求安,对内发展生产,为了对付山越,不惜联合氏族,制衡江东,这是灵活…却也是委曲求全!”

  “主公的征兵也从不像是曹魏、荆州那样繁重,化害为利,以恩威并施、招抚山越扩兵备战,或许这中间,主公为了平衡与氏族的关系,不得以杀了一些功臣,也做了一些放不上台面的事儿,可江东的人口与经济却…从主公继位时只有北方的十一,到如今有北方的一半!东吴从江东五郡,扩充为三州二十郡…人人都说这里是鱼米之乡,是富饶之地,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净土…”

  “也是因为主公,南方的扶南、林邑、堂明等国成为臣属,归顺进贡,珠崖归化…这些都是主公的功绩啊!为了这份功绩,主公隐忍、制衡、殚精竭虑…就是杀了一些人,又如何?主公愧于功臣,却无愧于江东百姓!无愧于公台将军与伯符将军创下的这份基业!”

  吕蒙的一句句话宛若说到孙权的心坎儿里。

  这已经不是黑暗中的光点了。

  这一番话几乎完全点亮了孙权心头所有的黑暗,让他心间的阴霾一扫而空。

  “子明知孤——”孙权抓住吕蒙的手更用力了一分。“诺大的东吴,唯有子明知孤…”

  “主公…”感受着孙权双手从冰冷变得炙热,吕蒙声音还在继续,“当此危难之际,唯末将知主公苦心不够啊…主公,那关家逆子操控人心的手段太可怕了,他不断的利用着主公这些年做过的事中…那些黑暗的一面,扩大着这些事件的影响,去离间、拉拢、瓦解东吴,那关羽虽武艺无双、统兵冠绝天下,但终有大将兵马可以阻挡,可东吴人心的离散…才是覆水难收啊!”

  一次晕厥,大量沉睡的事件,仿佛让吕蒙彻底想明白了,也让他一下子就明悟了,就看透了一切。

  看透了关麟一如既往对东吴的战略;

  看透了荆州与东吴那看似每一次博弈,其实都是一枚枚关麟布下圈套的局;

  看透了是什么造成了这危如累卵局势下的东吴!

  也看透了,现在的东吴还能做些什么!

  这一切的症结,都在那关麟那里啊!

  “子明既说这些,那子明一定有破局之策,子明教我,子明教我…”

  孙权的眼神迫切,语气中更是带着无限的望眼欲穿。

  “除非…”吕蒙沉吟了一下,“如今的破局之策唯独两条,其一…是有高人能替主公控制住那关麟,这是釜底抽薪…”

  “控制?关麟?”孙权重复了一遍,他迅速的摇头,“那关麟极擅布局,所有人都在他掌控之中,要控制他?谈何容易?”

  不等孙权的话脱口,吕蒙加重了声调:“那就还有第二条…”

  “是什么?”

  “这种时候,主公必须做个抉择了…”

  “抉择?”

  在孙权惊愕的表情下,吕蒙重重的吟出了他那大胆的,思虑再三,也是万般无奈下的想法:“主公必须抉择,这种时候…是靠将门子弟,还是靠江东氏族支撑,昔日伯符将军是靠谁打下的江东?主公莫要忘了…现在东吴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制衡各方势力了,必须用最强硬的手段,最凌厉的攻势…将所有的力量集结在一起!形成合力!”

  说到这儿,吕蒙的神情凝重,“庐江、濡须已经是东吴最后的两关,主公要把这两处当成最后一战,当成东吴保卫战来打!”

  呼…

  随着吕蒙的话,孙权长长的吁出口气。

  强硬的手段?将所有的力量集结在一起么?

  最后一战?东吴保卫战么?

  此刻的孙权,他那紫色的胡须被风吹的飘向一边,他在深深的沉吟,也深深在思虑着吕蒙的这一番话。

  伴随着“咕咚”一声,孙权深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