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四九六章 鼠辈离场,魏与蜀,当二分天下!(3/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

  ——“南郡…那是我与公瑾大都督夺下来的,不能白白拱手送人!”

  这…

  随着吕蒙的这一句话,孙权的目光有些恍惚,他先是惊讶,继而…“唉”的一声,他重重的叹出口气。

  然后转过头…他变得愈加的落寞。

  也难怪,昔日…东吴的目标是讨回荆州,可现在的目标,却已经沦落为偏安东吴,保全这江东一隅。

  时局发展的太快了,也太猛烈了,让这位东吴的国主…

  已然感受到他这些年拉拢大族,制衡各方,压制武将,害死‘贤良’…这一系列的决策所招致的反噬!

  这反噬来的好生汹涌啊!

  “子明啊,你快醒来吧,你见识过大兄的英雄气,追随公瑾学得心计,又因孤的话,酷爱读书,子敬不在…也唯独你,还能在军务上,与孤商量一、二了!”

  是啊…

  如今,整个东吴,能与孙权商量军务的人不多了。

  淅沥沥——

  一场大雨颇为应景的降临。

  鱼一直下,风一直挂…让这本就人心惶惶,胆战心惊的建邺城迅速笼罩在风雨中,一如那句——山雨欲来风满楼!

  …

  …

  江东下了一场大雨,淮南也下起雨来。

  这种天气别说攻城,就连急行军都很困难…

  但对张辽而言,吴军刚刚被劫掠,朱治方才战死,整个淮南…东吴的城池安恬了四个月,一派祥和的气氛已经让它们没有丝毫预警与准备。

  这是宝贵的战机!

  转瞬即逝的战机!

  兵贵神速,张辽…岂会被风雨阻拦?

  “江东小儿,安敢啼哭?”

  伴随着张辽的这道声音…

  在漫天风雨中,步卒当先,两万余魏军兵士,如大鹏展翅一般以东西为向,齐齐往合肥城迈步突进。

  张辽麾下那仅存的五百山西大汉为先锋,清一色的铁甲骏马,背跨强弓,长枪、战戟在手,在那还藏留着的电光之间…闪出冰冷刺目的寒芒。

  继而,就是数百箭矢…朝着城楼之上,不断的射去…这是第一轮,雨天下的羽矢压制——

  “敌袭…敌袭…”

  合肥城的守军刚刚喊出这一句,数不清抬着云梯的魏军兵士已冲至合肥城下,“隆隆”雨声之中,突然鼓声乍起,轰然如滚滚惊雷,穿透滂沱的大雨,响彻天地。

  当那一架架云梯架起…数不尽的魏军朝合肥城冲杀了过去。

  张辽作为这里曾经的统领,合肥城哪里好攻,哪里难守,哪里是视野的盲区,哪里最容易先登破城,他太熟悉了…

  熟悉到,每一块儿砖瓦在哪里摆放他都清清楚楚。

  战马嘶鸣,士卒冲阵,兵戈林立,重甲黑沉。

  被雨水打湿的旌旗紧紧地贴在旗杆上高高挥舞,就像是一只只被囚困住双翅的鹰隼,踩着鼓点一下又一下地翻腾。

  云梯是很滑,但挡不住这支魏军夺回失地的决心与胆气。

  马蹄泥泞,却踏霞光万道,好似立于腾云之上。

  张辽的声音先起:“吾乃大魏张文远,尔等还不投降?”

  数百传令兵齐齐将这道声音喊出…

  声浪震天动地。

  张辽又喊:“尔等守军?比之逍遥津十万大军如何?”

  这…

  起初,吴军还在抵挡,可很快,他们就发现后继无力。

  是啊,他们只有寥寥千人,而对方有万之众,最致命的是…敌人的主帅自报家门,且…他不是别人,是那张文远哪!

  在吴军看来,单单“张文远”这名字就抵得上十万雄兵了。

  白袍血染,显男儿血气至勇,背脊如枪,兵戈如松。

  不过半个时辰,在魏军的汹涌进攻下,合肥城再度异主…又过了半个时辰。

  漫天大雨中,城头的“吴”字大旗已经纷纷掉落,转而换上“魏”、“张”这样的旗帜…

  而那些被俘虏的吴军…按照惯例,被魏军无情屠戮,血流成河。

  不到一个时辰,收复失地合肥,这样的战绩,令数千精锐悍勇之士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呼喊,如海啸卷浪,平地惊雷,将那生死一线澎湃于胸的热血豪情都一并高喊出来。

  雨,终究停了…

  晨曦微明,张辽站在城头,像是在迎接着属于他的曙光。

  那东升的旭日勾勒出了这位久经沙场的英武战将的轮廓。

  他肩膀宽阔,蜂腰紧实,四肢修长,千锤百炼的身躯有一股带着力量与刚强的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