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三五一章 司马懿:我若不为他做事,会死!(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阳,非关某为子贪功,众望所归,麟,可谓襄阳一战首功之人…”

  关羽读到这儿,不由得一捋胡须,心头满满的是为儿子欣喜、高兴的感觉,也期待着儿子的名字再度在大兄刘备,在军师诸葛亮面前震耳欲聋!

  呵呵…

  说起来也奇怪。

  随着这一封战报的书写,关羽的心头升腾起一抹别样的情绪。

  ——『原来为他人,不,重点是为儿子请功,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

  就在这时。

  “将军…”周仓步入帐中,禀报道:“四公子亲卫士武求见将军,说是奉四公子之命有东西要交给将军!”

  所谓爱屋及乌,关羽听得是儿子的亲卫,一挥手,“让他进来!”

  当即关羽收起了战报的竹简,颇为郑重其事的接待这位儿子与交州士家之间的桥梁。

  却见得士武提着一个包裹,见到关羽,士武二话不说将包裹拆开,其中包着的竟是荡寇将军印,汉寿亭侯印,襄阳太守印…以及关羽任命关麟接管关家军的手书。

  这…

  关羽正直疑惑,却听得士武道:“云旗公子让末将代为转交给二将军,说是大事已成,当物归原主!”

  这…

  别说,在听到儿子关麟借士武言出的这一番话时,关羽的心情颇为荡漾。

  一贯亘古不变的面瘫脸此刻竟露出了展颜笑意,“哈哈…”他大笑着道:“云旗还是有孝心的呀!当为孝之楷模!”

  一贯“不孝”,一贯被称之为“逆子”的关麟,第一次被关羽称作“孝心”,还要当孝之楷模,当然,这是关羽刻意这么说的。

  他心里想的是:

  ——『云旗这小子,还算是有那么一丁点的良心!』

  当然,当爹的,看到儿子这么出色,绝不会只这么轻松的送出一份战报,让大兄嘉奖儿子就算完了,关羽从包裹中将襄阳太守印取出,交还给了士武。

  “这汉寿亭侯、荡寇将军印是陛下封的,关某若擅作主张,此为大逆不道之举,可这襄阳太守印是大兄赐予的,关某做主就不收回这印绶了!”

  啊…

  关羽的话让士武,也让周仓吃惊。

  不等他们开口,关羽的话还在继续,“我以将此事报于大哥,哪怕是大哥,也定然会同意让云旗担此襄阳太守之职,主导北击樊城!”

  说着话,关羽又将战报交给了周仓,“此为襄阳战报,七百里加急送往巴蜀,五日内,关某要让大兄看到这封战报,也见证吾儿之神迹!”

  这…

  周仓还是有点懵,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关公,句句不提自己的神武,句句都在赞扬着儿子,如果这事儿放在半年前,不,哪怕是三个月前,周仓都会觉得匪夷所思,这太过匪夷所思了!

  士武则深深被关羽流露出的对儿子的关心与器重所折服…

  可他心里难免嘀咕着…

  ——『怎么听着,这关家父子的关系与传言中,不太一样啊!』

  …

  …

  一晃五日,蜀中通往荆州的官道上,一袭马队正在驰骋,为首一人年逾七旬,一缕雪白的长髯迎风吹拂,坐下一匹黄骠马,在他的驾驭下也显得虎虎生威。

  最惹眼的当属这老者身后背负的重于四十斤的大弓…

  此弓名为——八宝麒麟弓!

  又称“麒麟弓!”

  当年关公战长沙时,黄忠一箭射中关羽的头盔,险些让关羽丧命,就是靠着这柄大弓,寻常人的弓弩最多射出百步,所谓百步穿杨!

  可诸如吕布、黄忠、太史慈这样的神射手,寻常的百步,根本不是他们的极限。

  吕布能辕门射戟,太史慈能猿臂善射,弦不虚发,黄忠的百步穿杨更是保守了,因为他拉弓的力量、弓的重量,他能射出两百步的距离,且箭无虚发。

  此刻,他一马当先,周围两百余骑士护送着当中的马车,一行人已经行至夷陵…

  再行一两日,前面就是水路,那便更快一些。

  “大伯…如此速度,还要几日才能到荆州?”沿途修整之时,黄月英走到黄忠的身旁恭敬的询问道。

  诚如她对黄忠“大伯”的称呼,黄月英与黄忠是本家,他们都是东汉大名鼎鼎“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里,太尉黄香的后人。

  后世《三字经》中也提到——香九龄,能温席!

  要知道,黄姓是我华夏第七大姓,其郡望在南阳,在黄香那一代家族能量到达巅峰,而黄香有八个儿子为“黄氏八宗”,随着时代的推移,黄香八裔分别迁到了各地。

  比如黄承彦这一脉就迁到了沔南,黄盖这一脉迁到了零陵,黄忠这一脉迁回老家南阳,黄权这一脉这还是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