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三四二章 大兄勿虑,愚弟诈死赚襄樊!(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个字!

  这正是这十一个字,诸葛亮原本凝起的眼眸刹那间睁开,他急问杨仪。

  “这信,谁给你的?”

  “荆州信使?说是二将军吩咐,只能在最后的时刻交给主公与军师。”

  这次,诸葛亮不等杨仪把话说完,他拿着信小跑着行至刘备的面前,此刻的刘备正直翻身上马,看到诸葛亮慌张的神情,疑惑的问:

  “是大事儿?”

  “是!”诸葛亮重重点头,尤自补上一句:“比天还大!”

  这下,刘备再不迟疑,停止了翻身上马,迅速的接过信笺,法正也在他的身旁,凑过眼去看。

  而信笺中,那寥寥几笔在刘备与法正的眼瞳中浮现。

  ——“大兄勿虑,愚弟诈死赚襄樊!”

  这是关羽亲笔的字眼,而随着这些字眼一出,刘备心头“咯噔”一响,自打接到荆州急件,他心神恍惚,生怕二弟有个闪失。

  一整日的忧虑就属这一刻最释然了。

  “二弟没…”

  刘备本想如释重负的吟出一句,“二弟没死”,一旁的法正立时打断,“主公,慎言…”

  法正的话引起了刘备与诸葛亮的注意。

  法正示意让两人随他往一边走去,避开众人的耳朵…

  刘备与诸葛亮意识到法正是有话要说。

  当即…跟着法正走到一旁。

  法正这时神秘兮兮的说,“二将军诈死赚襄樊,此为妙计…可主公亦可借二将军诈死赚张合呀!”

  此间三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法正提醒到这份儿上,刘备与诸葛亮立时明悟…

  法正的意思是,这兵已经点了,这该出兵出兵,只是,这一支兵马是杀往荆州?还是绕个道杀往巴中,突袭那张合?这就是一念之间了。

  这是天赐良机下的——声东击西啊!

  “孝直妙策…”诸葛亮不由得感慨,惊叹于眼前的年轻人,在极致的惊愕之下,应变的速度如此迅捷…

  法正的话还在继续,“既二将军无恙,主公便不用担忧,可二将军无恙我等知道,汉中的曹军却不知道!主公照常赴荆州,汉中的曹军必定会误判,那迁徒巴郡百姓的张合也必定会懈怠!若是那时,主公遣一大将从米仓道出,于背后袭击张合部?足可大获全胜!”

  这便是军师的价值,这便是法正对于刘备的价值——

  声东击西,出奇制胜——

  利用信息差,将信息差带来的机会牢牢把握住,将优势转变为巨大的胜势!

  说白了,就是演…

  是诡道!

  ——兵者诡道也!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

  随着法正的一番话,刘备颔首,他没有回答,而是转过身…再度行至军前,翻身上马,他勒动白马的缰绳面对三军将士:“吾与二弟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庞德于荆襄害了吾弟,又兼得曹仁、徐晃皆有切齿之仇,啖其肉而灭其族,方雪吾恨!吾意已决,此番进击荆州,必将那庞德、曹仁、徐晃剁为肉泥,以告诫吾二弟在天之灵!”

  这本是一番宣言…

  可当刘备的泪水挥洒而出,此间数以万计的甲士均能体会到他的决然。

  “报仇——”

  “报仇——”

  “报仇——”

  三军同仇敌忾,齐声呐喊,声震九天。

  这一刻的诸葛亮与法正彼此互视一眼,不由得均是惊叹于刘备的表情的瞬间改变。

  方才还是大喜,现在又是热泪…

  他的宣言,他的语气,他的泪洒,就宛若他从未看过那封关羽的亲笔信,从未听到过法正的提议一般。

  倒是杨仪有点懵…

  这啥情况啊?

  不是已经…已经收到二将军的信笺了?那…那这是哪一出啊?怎么还“切齿之仇”?怎么还“啖其肉而灭其族,方雪吾恨”了?

  杨仪担心…

  主公怕不是看错了吧?

  当即,杨仪站出一步,“主公不该赴荆州啊,二将军他…”

  只是,根本不给杨仪说话的时间。

  诸葛亮连忙上前,“主公兄弟大义?你岂能阻拦?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伐荆州是伐曹,伐汉中亦是伐曹,主公此举不曾因私非公,威公速速退下,勿阻挠主公之‘公’、‘私’大义!”

  诸葛亮的话脱口。

  刘备适时再度提高声调,再度泪言:“吾不为弟报仇,纵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来人,将此人拿下,罢黜官衔,幽闭思过!”

  呃…

  随着诸葛亮、刘备的话,杨仪彻底懵了,他感觉…是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