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三二一章 守信者千里赴期,狐疑者杯弓蛇影(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他更清楚的是…

  寿春一战,甘宁与凌统用“燃烧罐”焚了曹军的肥水大营,重创了曹军,挽回了淮南战场的颓势,也让吴侯终于站起来了。

  可这一战后,曹军失去了张文远,东吴军失去了凌公绩!

  这对于双方都是无法接受的损失。

  而更让诸葛瑾,乃至于东吴无法接受的是,凌统不是损失,而是…而是出现在荆州,这…这对与东吴才是一记闷锤啊!

  呼…

  呼…

  粗重的呼气声从诸葛瑾的心头不住的传出,他的脸色难看至极,他重重的凝着眉。

  这一刻,他多么想也冲进去,就问那个曾经的“儿子”,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为何凌统会在这里?

  为何凌统与一个女人要一道为关羽刮骨疗毒?

  可他知道,他不该冲进去…

  他与他曾经的儿子已经各为其主,已经渐行渐远了,他不该利用这层关系去获取任何的情报,这不像个使者,更不像个父亲!

  可…

  “不行…”

  终于,诸葛瑾还是过不了心头的那一关,他重重的咬牙,在迟疑了片刻之后,他迅速的转身往城外码头方向行去。

  凌统没有死;

  凌统在江夏;

  凌统要为关羽刮骨疗毒…

  这事儿太大了,他必须第一时间赶至合肥,将这消息禀报给吴侯,让他…让他有所准备!

  “哎…诶呀…”

  诸葛瑾一边走,一边重重的叹息,他的心情仿佛从见到“曾经儿子”时的期翼,刹那间就变的乌云密布…

  倒是这一刻,正午的太阳正毒,将他的影子拉的狭长——

  正午,正是诸葛恪欣欣然摆宴的时候啊!

  …

  …

  寿春城,衙署之外,立着一根木桩,上面挂着白布三尺,大书“忠”、“义”、“孝”三个字。

  从江陵城被放出的司马懿,正被曹军兵士押解而来。

  曹操不在此间,曹真作为他的养子,成为寿春城唯一曹氏宗族的代表。

  不夸张的说,就是这个年轻的曹氏将军,如今正掌握着此间所有人,特别是“罪人”的生杀予夺。

  “司马仲达…”

  当司马懿被押上这木桩前,曹真怒目瞪向司马懿,他指着司马懿的鼻子大骂道“司马仲达,若不是因为你,那陆逊何至于突然抵达江夏战场,让我军毫无防备,被其突然袭击?江夏何至于惨败于此?我大魏何至于一夕间殒命十万甲士?司马仲达,你罪恶滔天,不容赦免,本将军问你,你可知罪?”

  “可笑…可笑…”司马懿笑道“我不过是丞相属官,劝降陆逊也是奉丞相之命,岂知那陆逊是唬骗于我?曹将军如此责问于我,究竟是质疑我的劝降,还是质疑丞相的决策?更何况,十万大军之所以一夕间殒命,是因为那突然袭来,瞬间点燃,且无法扑灭的大火,是南阳兵的突然背叛,这些又与我司马懿何干?”

  “何干?”

  曹真指着身后的木桩,“你可看到了这上面的字,忠、义、孝…你助陆逊千里袭击于禁将军,致使江夏战场溃败,深刻影响到襄樊战场、淮南战场,此就为不忠,你葬送大魏十万兵甲,涛涛亡魂无处可依,都是拜你司马懿所赐,此视为不义,你不顾家儿老小,背叛曹魏,投降荆州,视为不孝,如此不忠不孝不义之徒,当枭首视众,以儆效尤!”

  面对曹真的无妄指责…

  “哈哈…”司马懿淡笑道“曹将军,你、我素来政见不合,你恨我入骨,若我真如你所言,不用不忠、不孝、不义…单单其中一条,你怕是已经将我头颅劈砍而下,摆放于这木桩之上了吧?”

  面对曹真的咄咄逼人,司马懿泰然自若的迎上他的目光,丝毫不惧,“你如今还不动手,怕是你还没有这个权利处置我吧?是非曲直,自有曹丞相判断?既如此…曹将军何必再审呢?我司马懿相信丞相的这份公道!也相信曹将军不会忤逆了丞相的这份公道。”

  “哼…”

  面对司马懿的狡辩,曹真冷哼一声,仿佛司马懿的话完全说穿了他的行踪所想。

  的确…

  曹操特地派快马来告知曹真,司马懿这个人,先不要杀,也不要用刑,他曹操要亲自审。

  当即,曹真无比遗憾的叹出口气,他轻蔑的望向司马懿,宛若望向一只案板上的鱼肉“你以为你逃得了?你就这么被那关麟大摇大摆的放回来?你以为丞相会放过你!”

  “丞相是否放过我那是丞相的事儿,就不劳曹将军费心了…”

  司马懿迎上曹真的目光…

  其实,他内心中也有紧张,也有畏惧,也有彷徨,但已经到这一步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