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二六四章 如此精巧背刺,尔等师从何人?(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这就致信于吴侯…鲁某虽比不得圣人,可君子一言,一诺千金还是看的极重…”

  “鲁大都督放心。”关麟连忙道“仲景神医也会去江夏,这两年,鲁大都督就好生调理下身子,两年之后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汉子啊!”

  『唉——』

  鲁肃心下叹息。

  他不由得深入去想,此番跟着关麟这小子赴江夏,多半是既得出工,又得出力,甚至…就连东吴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辅助江夏。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若然江夏陷落,他鲁肃这个东吴的大都督就落到曹操的手里了,那才是凶多吉少啊!

  『唉——』

  心下又是一声幽幽的叹息。

  有那么一刹那,鲁肃都恍然了。

  不知道这未来的两年里,他究竟是为谁打工?

  倒是唯独诸葛恪,心头沉吟…

  ——『那些感动的信笺,能是普通女人写出来的么?哪怕是找人代写,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怕也极其困难嘛?』

  ——『可为何?伴随着这些信笺的还有那些女人的信物?这…噢,我知道了,是鹦鹉…是那位灵雎姑娘!是她派人在北方收集着这些,引领着这些!』

  想到了这一层…

  诸葛恪的眸光凝起,不由得望向关麟。

  ——『原来…云旗公子他…是他一直在幕后操控着这一切!在最适合的时机,将这些一股脑的爆发出来!他才是那支看不见的手啊!』

  这一刻,诸葛恪感觉,他又学到了一招。

  学到了“姜太公钓鱼,让鱼饵再飞上一会儿”的一招…

  …

  …

  朝阳灿烂,去舟已经停在码头。

  吕蒙准备了两哥被火漆封口的竹筒,里面是他写给东吴国主孙权的秘笺。

  只不过,左边那封是按照鲁大都督的意思,为陆逊说情…保全这个东吴小一辈的人才,也保全吴郡陆家。

  右边的那封,则是将他查到的“真相”娓娓讲述,其中自少不得陆逊借刀杀人、铲除异己,最终被交州将计就计,致使陆家军大败!

  甚至就连那所谓“八百步”外弩矢的‘谎言’,就连孙茹北上,不知道去投江陵,还是去投襄樊也娓娓讲述。

  诸葛瑾登上了乌篷船,吕蒙迟疑再三还是无视左边的那一封,将右边的这封犀利的、足以让陆逊赴死的“竹筒”递给了诸葛瑾。

  “劳烦子瑜将这书信亲手交给吴侯…诚如鲁大都督所言…东吴是该保留住几个年轻、卓绝的后辈了。”吕蒙双手呈上。

  诸葛瑾恭敬的接过,感慨道“我替鲁大都督谢吕将军的宽宏…”

  因为左边那封竹简是诸葛瑾看着吕蒙写的,言辞真切,足以让陆逊与陆家免于此难。

  再加上吕蒙的这一番话…

  故而,诸葛瑾下意识的以为手中握着的依旧是这一封。

  吕蒙张口道“步骘将军是监军,死于非命,那监军只剩下吕某一个,吕蒙自会将最公正、最真实的境况报于吴侯,先不说是非对错,至少吕某呈上的是真相!”

  闻言,诸葛瑾感慨道“若东吴人人都如子明一般豁达、公允,那又岂会多出许多无妄的猜忌,岂会任凭那数以万计的鲜血染红长江!”

  “子瑜过誉了——”吕蒙是受之有愧,可他尤自摆出一副泰然的模样。

  旋即,两人在江边庄重地躬身互拜,而后诸葛瑾怀揣着那封早已封口的竹筒,踏上了归船。

  此行荆州出使月余,总算是该回去了。

  目送着诸葛瑾的船舶消失在水天一线。

  吕蒙感慨道“先有太史慈,再有周公瑾,现在又是陆伯言,将来会是谁呢——”

  这话意味深长。

  就在这时,一旁的树丛中响起了“沙沙”声,一时间人影攒动,刘熙从树林中走了出来。

  他缓缓走到吕蒙的身旁,也望着那天水一线,却是沉默不语。

  吕蒙当先小声感慨“吴侯看到信笺后,那陆伯言必死无疑…陆家也必定惨遭血洗,陆家军断粮之下,不堪一击,你们交州为刀俎,陆家军威鱼肉,任凭你们屠戮,现在你们满意了?”

  “吕将军言重了。”刘熙浅笑道“两位公子,我等一定会好生照顾…吕大将军放心!”

  “希望尔等言而有信,事成之后,能将我两个儿子送回我身边!”

  “这次一定!”

  说过话,刘熙转身就打算走。

  “刘先生留步。”吕蒙连忙喊停。

  “怎么?”刘熙脚步一顿。

  吕蒙深深的吐出口气,他问刘熙,“我随便问一句,刘先生若是不想回答就不用回答,吕某闻交州七郡督士燮先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