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二二零章 吴下阿蒙斥吴侯,孙权,你不如狗!(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是把这些“为官之道”都彻底摸明白了。

  “呵呵…”韩玄继续道,“我再提醒你一句。”

  “恭听韩公指点哪!”

  巩志恨不得一双耳朵竖起来。

  韩玄淡淡的道:“别管是乱世,还是治世,别管你贪还是不贪,只要你不站错了队,就出不了什么大乱子,至于…站对了队嘛,那就是财源广进,名利双收!”

  说话间,韩玄的眼眸紧紧的凝起。

  一番话意味深长,又发人深省。

  巩志只觉得,学到了,他是委实学到了。

  …

  …

  合肥城下,东吴军寨。

  “啥…”

  本已经骑上马,打算离开这里,回去继续调查陆逊的吕蒙,突然间又翻身下马。

  因为他实在走不动了。

  这——没法走啊!

  他听到了将士们讨论吴侯的排兵布阵。

  什么四面围城;

  什么同时攻城;

  什么一股脑的云梯往上搭,先登兵往上爬!

  这…是攻城么?这是打仗么?

  吕蒙感觉…这位东吴的国主孙权就是在胡闹。

  这是不把将士们的命当命啊!

  说起来,攻城战本就难。

  按照《墨子》中的论述,四千人守卫的城池,需要十万人才能够攻下来。

  当然这是理论…

  具体来说,《孙子兵法》云:“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这中间的意思是,心理素质再强大的士兵也不会堆人头般白白送死,所以,攻城时需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攻城器械,让士兵产生安全感。

  再细致点儿,攻城是讲究战术的。

  比如围师必阙和四面挠之,前者“围师必阙”是指包围城池三面,而故意留一缺口,并在半路设伏。

  这种围城方式可以动摇守军死战的决心,诱使守军脱离坚城固垒,而在运动战中被歼灭。

  “四面挠之”是指表面上全方位进攻,但实际上是攻其一面,另外几路兵马均为佯攻,让守军真假难辨,分散敌军单面守城兵力,同时集结我军的优势兵力。

  实现局部以多攻少,以众破城的局面。

  以前吕蒙也不懂,还是孙权让他多读书呢?

  现在倒好,还不如不读书呢?

  不读…还不会觉得孙权这攻城部署的又多么的儿戏?多么的业余?多么的幼稚?

  哪有四面同时布有重兵的?

  还有四面都包围的…这不是绝了敌军的希望,激发其敌军的斗志么?

  ——『吴侯啊吴侯,现在该好好读读兵书的是你吧?』

  心里这么想,吕蒙愤怒的跺脚。

  “胡闹——”

  他大喝一声,问这些副将,“你们将军就没有去劝劝主公的么?四面围城?同时进攻,这合肥城再打十日,也攻不下来?”

  “劝了呀…”副将们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可…可主公这性子,他会听么?”

  懂了!

  吕蒙顿时懂了。

  他凝着眉,不由得想起在长沙时,与关麟,与鲁肃大都督对话时的情节。

  吕蒙清楚的记得,关麟的原话是:

  ——“按理说,攻取合肥,这是你们东吴自己的事儿,我身处荆州,立场在荆州…不应该插手太多,可我还是忍不住提醒大都督,上次打合肥,正常来说也打下来了…可最终功败垂成,是因为其中出现了两个变数!”

  ——“其一,自然是张辽的神武;其二嘛,就是这种栓条狗去挂帅都能打赢的仗,偏偏上次挂帅的是你们的主公,是吴侯…让吴侯指挥,依我之见,还真不如栓条狗呢!”

  吕蒙尤记得,当初关麟提到这些话时,他吕蒙恨不得握拳…

  大怒着伸手指向关麟,就要大打出手!

  还是鲁肃劝解,说“关四公子没有恶意,且他这张嘴从不饶人,果然名不虚传!”

  呵呵…

  那时候关麟那张嘴的“名不虚传”吕蒙还没见识到,可现在,他是切身感受到了。

  关麟那嘴,简直就是开过光的,说的就是一个准哪!

  ——『吴侯,真特么的是狗都不如!』

  吕蒙愤愤然的一甩手,他觉得不能让将士们再白白送死了…

  调查陆家的事儿要紧,可拿下合肥同样要紧。

  说起来,大都督鲁肃也带来一番话,只是这番话不痛不痒。

  这说明什么?

  劝人?还得用关麟的那套啊!

  那…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