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一九二章 蓝田美玉?倒当得起吾儿云旗的人(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晚辈斗胆替云旗公子问一句,关公还是要执意打襄樊么?”

  诸葛恪的一句话让关羽心头微微一震,他想到了,曾经…那一个个与儿子关麟针锋相对、争的面红耳赤时的画面。

  比如…

  ——『那父亲还是不给孩儿一个屯长之位咯?』

  ——『孩儿再问父亲一次,孩儿只要那虎豹骑缴获的一千甲、一千兵器、一千马,父亲给还是不给?』

  想到这儿,关羽的喉咙无法遏制的哽咽。

  他甚至想到。

  这诸葛恪既是云旗的人!

  那这一个问题的后面,势必还有更凶猛的行为与举动。

  如果是云旗,他一定…一定会这样做。

  可是,已经到这份儿上了,关羽岂能认输?

  “关某说过,明日一早急攻襄樊,此为军令!我关家军上下,素来军令如山!”

  也不知道是因为露怯,还是别的原因,关羽特地多补上一句解释的话。

  “在那曹贼回援之前,关某有把握,将此襄樊就收入囊中!”

  “既如此…”诸葛恪从怀中直接取出了那封关麟交给他的竹简,“云旗公子吩咐,晚辈不敢违抗,若关公执迷不悟,云旗公子命晚辈念出他这一封信笺…”

  诸葛恪一边说,一边迅速的将竹简展开。

  这竹简,他也是第一次看,而他不假思索的就念出了第一句话。

  ——“孩儿既能料到那文聘烧船,就能料到老爹你若征襄樊,势必大祸临头!当然,父亲什么性子,孩儿在清楚不过,孩儿越是这么说,猜父亲定然会执迷不悟!”

  ——“父亲愚昧无知,枉顾三万关家军将士之性命,枉顾三万关家军背后十万家眷之期盼,枉顾荆州之安危,枉顾大伯兴汉之大业,孩儿观父亲要亲手葬送了这一切,迫不得已,孩儿只能再不孝一次,请父亲再下罪己书!告罪于天、告罪与”

  诸葛恪是以关麟的口吻念出。

  而这封信件…只一个开头脱口。

  整个中军大帐尽皆哑然。

  静谧…

  一时间,这里陷入了落针可闻的静谧。

  特别是关羽,他那通红的面颊,这一刻已经有些发紫,他的脖颈处青筋毕露。

  关麟永远有这么一份能量。

  他只要寥寥几句话,就足够让关羽的心情…刹那间从晴空万里到乌云密布,再到火山爆发。

  就足够让关公一瞬间激荡出无与伦比的愤怒,然后将这份愤怒化为滔天的烈焰、

  一波、一波、一波的在胸腔中涌动,呼之欲出。

  可偏偏…

  这是关麟的信笺。

  就在刚刚关麟还立下大功。

  就在刚刚,还因为他的预判,而让襄樊局势大好,不夸张的说,如今的局势是云旗为他关羽争取过来的呀!

  这一刻,关羽很难受,他的心哇凉哇凉的,就好像心中堵着一块巨大的冰。

  任凭他的青龙偃月刀有多大的威力,任凭他心头的火焰有多么的炙热,可这块儿冰就是坚如磐石!

  就是无论怎样也无法融化!

  …

  …

  张仲景要携带弟子认主。

  需知,两汉时期的认主,类似于春秋时期的门客,但忠诚度却又要远远的高于“门客”。

  类似于武人中的“部曲”与主人的深度依附关系。

  若然背叛,会遭受世人的唾弃。

  至于这“认主”的风气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信陵君能够号令的食客有三千,他的这股力量通常可以左右国势!

  秦国丞相吕不韦也曾经罗致门客三千,这些门客合作编纂的《吕氏春秋》至今尚存。

  说到三国时期,济南刘节“宾客千余家”,山阳李典“宾客数千家”…

  这种深度依附关系的“主宾”,往往是可以作为这些家族私人武装的。

  乃至于孙策成为折冲校尉以后——“宾客愿从者数百人”。

  这就相当于,孙策原本的宾客中,有数百直接认主,成为了孙策的部曲。

  《三国志》的记载,当时所有的“名宗大族,皆有部曲”。

  甚至,“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相当于主人被发现有罪当罚,这些宾客、部曲是要一同收捕的。

  也正是因此,认主是一种极其深度的捆绑关系!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张飞将张仲景、貂蝉、王叔和、杜度、韦汛带到驿馆,带到关麟的面前时。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