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一百零五章 为父竟给这小子,做了大冤种(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p>

  “啊…”周仓一愣,好不容易有眉目了,又牵连到黄承彦,牵连到四公子,牵扯到了那批军械…

  不更应该查清楚么?

  “这是军令!”关羽的声音不容置疑。

  “喏…喏…”周仓只能领命。

  这事儿,关羽与马良想的更远,既然这事儿涉及到了黄承彦,那不管有没有关麟这小子的参与,都不能再查了。

  黄承彦的身份太特殊了,他是孔明的岳父,若关羽公然调查孔明的岳父,这若传到成都成何体统?

  刘备集团内部讲究的,可不止是打打杀杀,更是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人情世故啊!

  关羽,岂会是让刘备难堪?

  再加上,虽然这件事儿调查出了些许端倪,但马良的意思,关羽明白。

  ——按兵不动。

  ——静观其变。

  一如上一次洪七公引发的那沸沸扬扬的“合肥赌约”的风波,最后的结局,静观其变的刘备集团,不正是最大的受益者么?

  且看看这件事儿会向怎样的走势发展,也看看这批军械最后会落入谁的手中。

  退一万步讲。

  如果关麟当真参与其中,那正好看看,他这小子又使得什么坏,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念及此处…

  关羽琢磨着。

  ——『突然这件事儿就变得有趣了起来!』

  就在这时…

  ——“报…关将军,门外糜芳太守求见。”

  一名侍卫轻声步入书房,拱手禀报道。

  关羽知道糜芳定是来禀报,与那商贾商谈的结果,正想招呼糜芳进来。

  马良的手却立时压在了他的肩膀上。

  关羽会意…直接吩咐,“领子方去正堂,关某更衣便去!”

  “喏!”侍卫再度拱手,快速退去。

  而等侍卫走远。

  关羽看出了马良的想法,目光幽幽的转向望向周仓这边。

  马良的声音也适时传出,“周将军,今日之事干系重大,牵连甚广,无论是我们提到的人,还是事儿,唯独你、我、关公三人知晓,切不可泄露出去半字!”

  严肃的口吻…

  再加上关羽那一丝不苟的目光,周仓心知此事干系重大。

  当即拱手,“我周仓绝不是那等乱嚼舌根的小人!”

  关羽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周仓的肩膀,此举…表达了他的赞许。

  马良则是一边感慨,一边再望向关羽:“如此…接下来,关公需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静观其变!”

  言外之意是…糜芳那边该怎么说,还按原来的去说。

  这批军械该怎么争取,就按原本的去争取。

  关羽一捋长髯,沉吟了一下,别说…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他其实更有底气了。

  哪怕最后,这批军械哄抬到了天价。

  哪怕是他关羽豪掷千金购得这批军械,当了这大冤种,可这笔钱,也没有落入外人的口袋。

  当然,因为是给云旗这小子做“大冤种”…

  多少还是让关羽的心情有那么一些的落寞!

  怎么…

  这事儿到最后,他关羽…竟给这小子做了“大冤种”呢?

  …

  …

  贼曹掾府。

  糜芳的儿子糜阳带人搬运来了最后欠的一批粮食。

  马秉正带着一干文吏在细细的轻点,盘算…

  时间太短,哪怕是筹措五万斛粮食,难度依旧不小。

  甚至最后这批…根本拿不出粮食了,只能部分用粮食,部分用“金银”代替,当然,这就造成了账目有些混乱,清点起来的难度极大。

  而后世,许多人以为,汉代是没有银子的。

  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并没有大肆流通于民间,大多作为“官银”使用,还是可以大额支付的,而民间更多流通的是金子与五铢钱。

  五铢钱的价格波动太大,曾经董卓铸小钱,直接让五铢钱的价值一落千丈,一斛粮食能卖到十几万钱。

  所谓《三国志董卓传》中——“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

  而《后汉书·刘虞传》又记载——“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

  这里记载的,一斛粮食就只值三十钱。

  乃至于,还有类似于公孙瓒,在易京屯了粮谷三百万斛,导致当地粮食的价格更低。

  不过…

  随着如今三分天下局面的出现,近几年来,钱币的价格渐渐的趋于稳定。

  地域间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