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九十四章 关云长一朝悟道:强弱,形也!(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傲气削减了许多,再不那么的盛气凌人了,也会重视他的对手!

  呼…

  马良长长的呼出口气。

  心头无限次的感慨——『云旗公子厉害呀!』

  见马良不说话,关羽拍了拍马良的肩膀:“季常,季常…”

  马良这才回过神儿来,他正色道:“《孙子兵法》中讲,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以往这其中的道理,我还未能明悟,今日听关公一言,懂了,全懂了!”

  “所谓‘强弱,形也’,此意乃是向敌人显示弱小,并不是真的弱小,恰恰是由于自己拥有更强大的实力!故而,善于调动敌军的将帅,用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就会听从调动…用利益来引诱调动敌人,并以重兵等待敌人,就能伺机歼灭敌人!”

  “受教了,今日…良受教了。”

  马良说的是实话…

  兵法,就像是后世写网络一样,一看就会,一写就废。

  往往进步都是一朝间的顿悟,是达到某个临界点,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个手法,某一个领悟,某一些英俊读者老爷的支持,而一朝突破,豁然明朗,耳目一新。

  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止万难?

  比如牛奶糖,写了这么多年的书,还在等着顿悟,还在等着英俊读者老爷的支持呢!

  而关羽不一样。

  他的强大不在于他的门楣,不在于他的靠山,他的强大是基于他恐怖的学习能力。

  不会有人,从“看门护院”、从“卖绿豆”的小贩,一朝就成为了威震华夏的将军。

  更不会有人,平白无故就从“侯”到“王”到“帝”再到“神”!

  农民们敬仰关羽,认为他能“庇我黎民雨旸兮”;

  将士们敬佩关羽,因为他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武;

  秘密团体也十分尊敬关老爷,因为佩服其无比的忠义…

  说到底,不是关羽天生强大,是因为他天生要强,以及…他天生就有着那“恐怖如斯”的学习能力。

  他能够从实战中总结出“统兵致胜”的法门。

  历史上的他,大意失荆州,或许有“傲”的因素。

  但更多的,是没有引导他往另外一方面想。

  他将东吴视为鼠辈…

  但,可曾有人教他,这是《孙子兵法》“以奇胜”中的迷惑么?

  又何曾有人劝他!

  丫的你别读春秋了,多看看《孙子兵法》吧,上一个看《孙子兵法》的,人家已经不用在后场街卖鱼了!

  ——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这些,都是关羽没有明悟的,也是最迫切需要引导的。

  现在,一朝明悟…

  关羽就感觉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因为关麟的缘故,他会刻意的去想,这家伙会不会也像关麟那小子一样,也刻意的示弱,迷惑于我,然后等着后背捅刀子!

  就这么一想,那眼界就完全不同了。

  ——至少,多出了防“老六”的意识!

  这个意识极其关键。

  “吾北伐在即,防范江东,加固江陵与长沙之事就交给季常伱吧?”

  关羽话锋一转,又绕到主题上来了。

  马良微微一怔,他摆手道:“关公,其实…有一个人比我更适合!”

  “季常说的总不会是云旗那小子吧?”

  “自然不是!”马良笑道:“是子方…”

  别说,这个名字传出,关羽一愣神儿,旋即,他一捋长髯。

  “好啊,让子方加固江陵、长沙,妙哉,妙哉…”

  坦白的说,别人的话,关羽还真不放心。

  可若是如今的糜芳,他简直能把心咽到肚子里,凭着糜芳对那孙仲谋的仇恨,这城池的加固又是防范东吴。

  那…怕是东吴的一只鸟也飞不进来咯!

  笑谈中,加固长沙、江陵的决策算是定下了,这个话题也算是彻底止住…

  倒是马良,他“吧唧”着嘴巴,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关羽扬手,“季常还要说什么?”

  马良轻轻呼出口气,一席话表露出了他的担忧:

  ——“关公,秋季就要过去了,接下来冬春两季将是枯水期,关公真要挑这个时候,去进攻襄樊么?”

  …

  …

  从“得胜桥”向下望去,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