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九十三章:陛下 这是人才啊(3/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写的。”

  说着,顾兴祖就抹起了眼泪:“他们打俺,打俺的时候,还垫书,说看不出伤来,还抽俺的手心……还给俺脖子上挂许多火药,说要将俺炸上天……呜呜……阿爷,俺在京里,过的不是人的日子啊!”

  顾兴祖说的可怜巴巴,而顾成却惊讶地继续手指着一个文章道:“你怎还晓得在文章里用典”

  对照从前的书信,顾成当然晓得,自己这孙儿……莫说会用典故了,便连写一句通顺的句子都不能做到。

  顾兴祖很直爽地道:“这是他们逼俺的,他们教俺背书,说是背不出,便打死俺,俺吓死了。”

  “你会背什么书”顾兴祖拉了旁边的一把椅子,教孙儿也坐下来。

  顾兴祖只好不情愿地坐下,委屈地道:“现在能背论语,还有尚书也会背一些。”

  顾成又是大吃一惊:“能背熟吗”

  顾兴祖苦着脸道:“他们叫俺倒着背……”

  顾成:“……”

  “不过倒着背背不熟,顺着背倒还好。”

  顾成便目光炯炯地看着孙儿道:“你背来俺听听。”

  “背哪一段”

  顾成忙是从书桌上取了一部论语,翻了一番,道:“里仁篇。”

  顾兴祖像是条件反射一般,一听到里仁篇,嘴巴便不自觉地张开:“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

  顾成已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一时瞠目结舌地看着自己的孙儿,他甚至有点不认识自己的孙子一般。

  读书……还是很重要的,哪怕读书不是为了取功名,可顾成却深知知识的重要,为将者,若是连公文都看不通,如何治军若是连奏报都无法清晰的掌握,又怎么行军打仗

  那太祖高皇帝,从前是乞丐出身,目不识丁,可到了后来,又岂会不知知识的重要,在领军过程中,哪一日不是在努力学习识文断字。

  哪怕做了皇帝,不也成日读书吗以至于到了后来,竟能即兴作诗了,大臣们之乎者也的奏疏,也能一眼看穿大概。

  太祖高皇帝这样的苦出身,后头如此的尊贵,尚且晓得这知识的要紧。

  更遑论是自己的子孙了。

  只是这孙儿在南京城,无人管得住他,顾成虽也明白这些道理,可终究狠不下心来。

  现如今……

  听到顾兴祖还在一字不拉地背诵。

  顾成又不禁老泪纵横:“好,好……”

  “阿爷……”

  “你继续背,继续背阿爷听。”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顾成文化程度有限,只是一面听孙儿背,一面低头对照着手中的书,却见这顾兴祖背诵的一字不错,越发的震惊了。

  终于,这洋洋洒洒数千言背诵完了。

  顾成惊愕之余,却发现自己的泪水已打湿了捧在手中的书。

  顾兴祖不明就里地道:“阿爷,你咋了,还去不去报仇”

  顾成却是答非所问道:“这都是那几个教你干的”

  顾兴祖点头。

  顾成一脸诧异,道:“他们是何人”

  “他们是国子学里的博士……为首的博士,叫张安世,他最喜欢捏俺的脸,最坏的便是他了,他总是教唆人打俺,他自个儿不动手。”

  顾成道:“张安世……”

  顾成喃喃念着,似乎想记下这个名字。

  却又听顾兴祖道:“他还是太子妃娘娘的兄弟。”

  “那个人”顾成猛地想起太子妃正是姓张。

  顾成祖不耐地道:“阿爷,咱们去不去寻他”

  “要寻,当然要寻。”顾成正色道:“大丈夫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怎么能不寻他顾振!”

  一声大喝,外头一个家将挺着笔直的腰身,匆匆走了进来。

  这顾振乃是顾成的族人,也一直都在顾成的账下效力,行礼道:“卑下在。”

  顾成端坐着,眼睛阖着,若有所思的样子,随即一字一句地道:“咱们此番回来,带了不少贵州的特产,本是要分送亲邻的,你从里头,挑出最好的来,要备一份大礼,不要不舍得。”

  那顾振行礼道:“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