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353章 传承有序,世代忠良(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渐渐被凝固,抱着黄老的思想不放手,休养生息被刻在了骨子里,就是见不得刘长这样的行为,这休养生息可是当初萧相指定的,就你们这些后生们,知道萧相是什么样的人物吗?你们也配跟他唱反调??

  或许也是见识过秦后期那残酷的徭役,那种沸腾的民愤,他们对徭役都带上了一种很深的成见。

  刘长却觉得很委屈,这些基建工作不去做,难道就要大汉守着如今残破的基建等着感化苍天降下神迹,帮着大汉将一切都给修复好吗?

  何况,百万青壮听起来唬人,可分配到大汉各地,每个大郡也不过十万人以下的规模,郡县还是能扛得住的,如今的徭役,那也是为了方便以后的百姓,这徭役又不是要人命的那种,每年的持续时间都不久,还不会耽误农桑,为何不可呢?

  可周昌的这番话,在王陵听来,那就是对过去的背叛。

  “你!!你怎么能如此说呢?!”

  “大汉刚有起色,就这样折腾百姓!!”

  周昌黑着脸,解释道:“陛下从不折腾百姓,这次也算不上是折腾,只是合理的运用民力,哪朝的君王不运用民力呢?!”

  “除了暴秦,哪朝的君王会用百万人力?”

  “他们不用,是因为他们没有百万的民力,我大汉如今有,为何不用?!”

  周昌很快就跟王陵吵了起来。

  虽然王陵的年纪比周昌更大,可毕竟都是跟高皇帝开国的大臣,还说不上谁怕谁的。

  张不疑从来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居然会站在周昌这边说话,跟他站在同一个阵营,可是,为了陛下,张不疑也只能豁出去了,顿时为周昌开口,一同来反驳王陵,召平和张苍也很快加入战场,几个人吵的不可开交,互相辩论,引经据典。

  几个人吵的口干舌燥,周昌愤怒的说道:“陛下!这厮臣是...”

  他转过身来,整个人却愣住了,他们的身后空荡荡的,哪里还有天子的身影。

  张不疑和召平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往门外冲,边走边叫道:“我去城门,你去唐王...”

  冲了一半,张不疑方才停了下来。

  他看着召平,召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哦,对了,陛下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我们再去追了。

  逃走的陛下,此刻就站在皇宫内的亭子外,摸索着面前新修建的亭子,他依稀记得,这里曾被自己锯走了很多的木料,阿父还在的时候,就常常带着人来这里商谈要事。

  “阿父?”

  “您不是在朝议吗?”

  刘安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惊讶的问道。

  “哦,朝议已经结束了,朕就出来了....不对啊,你不是在天禄阁上学吗?”

  “额...课已经结束了,我就出来了。”

  父子俩看了看天色,对彼此心知肚明,可刘长对刘安的逃课还是很欣慰的,终于有点乃公的样子了。

  “阿父,王公很生气,上课的时候一直都在说徭役的问题,就差指着你来骂了。”

  “黄老嘛,就是这样的...朕乃荀子真传,岂能怕了他们黄老?”

  “阿父,你刚登基,就发动这么大规模的徭役,这对你的名声会很不好吧?天下那些不知真相的人肯定都会骂你了。”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他决定给这个竖子讲一讲为君之道。

  “当初的秦王,发徭役,完全不把其余六国的百姓当人看,你说天下人恨不恨他?”

  “恨。”

  “可是你看,再恨有什么用?他活着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人敢叛乱呢?”

  刘长这才说起了大道理,“我不是教导你要发动徭役,只是,为人君,最重要的不是名声,而是你的实力....名声这个东西啊,谁能让天下人都爱自己呢?哪怕朕就如群臣所说的,每件事都听他们的,难道就没有人会厌恨我吗?”

  听着刘长讲述的大道理,刘安若有所思,“可是...阿父,秦王还活着的时候,留侯好像就叛乱了吧?”

  “咳咳,留侯那是有国仇家恨....”

  “那长安君成蟜之乱...还有嫪毐之乱....”

  “那时秦王还没有掌握实权!!”

  “那苍梧之乱....”

  “来,来,你过来,朕让你见识见识新亭之乱!”

  老刘家祖传的东西比较多,像典型的箕坐,还有就是祖传的顶嘴,不顶一下实在不舒服,而刘长严重怀疑,这个祖传顶嘴技能其实是从阿母这里传下来的,主要是因为刘肥,刘如意他们都没有这种症状,这种顶嘴杠精症状最严重的就是刘乐,刘盈,刘安,还有樊卿啊,吕禄这些人。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