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 第四百八十八章:诸夏一家(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蜀侯三叛!

  此话一出,那些来自山东,没听说过这事情的人,或是像羌瘣这般不学典籍史事的武将还表现的有些茫然。

  殿中诸多秦国世族出身的公卿,却是脸色大变。

  王绾脸色微微发白。

  李斯眼中闪过一抹赞扬之色,这小子抓得住重点啊。

  帝榻之上,秦始皇脸色越发冰冷。

  赵佗对着面色各异的诸公卿,继续扬声开口。

  赵佗将那段史实摆了出来,对脸色发白的王绾和诸位博士道

  赵佗起身,双目明朗,扫视殿中诸臣,发出厉声质问。

  郡国并行制,秦国早就有实行了。

  当年蜀地僻远,便有人言彼处不宜设置郡县,而设分封。

  结果是封一次反一次,效果非常不好。

  分封出去的诸侯造反,这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个大问题,非常难以解决。

  周初有三监之乱,周末有申侯勾结犬戎之乱,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明有,清有三藩之乱。

  赵佗只问这些主张分封的公卿博士,诸侯造反,又该怎么办?

  在赵佗这般质问之下,殿中刚才那些附和分封制的公卿将相全都沉默不言。

  王绾和诸位博士面面相觑。

  是啊,如果分封出去的诸侯,造反叛逆,那又该如何?

  就算当代不反,但过了几代人后,血缘澹薄,互生龃龉龌龊,那多半会反目相待,又演变成周室诸侯混战的模样。

  怎么才能防止这些诸侯造反呢?

  帝榻之上,秦始皇眉头皱了起来。

  分封,危险很大啊。

  这一点,历史早有证明。

  在这一片沉默中。

  羌瘣还是感觉有些不忿,滴咕道

  这羌人嗓门本来就大,如今群臣缄默,他这一滴咕便显得十分明显。

  见到有人吭声,赵佗眼前一亮。

  这羌瘣可真是个捧场的妙人啊!

  赵佗深吸一口气,正要再次开口发动攻势,彻底打垮这些分封派的斗志。

  但就在这话刚到嘴边之时,却有一道苍老的声音将话头抢了过去。

  廷尉李斯站起身来。

  他双眼大睁,怒发冲冠,对着羌瘣呵斥道

  廷尉李斯年龄虽大,声音却中气十足。

  特别是赵佗刚才一番激烈质问后,早已将诸位博士公卿的锐气给杀了下去,如今面对李斯厉声叱问,竟是无人敢吭声反对。

  羌瘣面色涨红,支支吾吾低下脑袋。

  让皇帝一统天下的功绩成为虚幻,让众位公卿将军的努力成为白费,这么大的罪责,他可当不起。

  李斯这才笑了笑,对帝榻上的秦始皇拱手道

  说完之后,李斯悄悄侧首,瞥了赵佗一眼,嘴角微微上勾。

  李斯!

  赵佗气的牙痒痒。

  他在前面冲锋陷阵,大杀四方,凭借口中唇舌,压得殿中分封派抬不起头。

  正要趁着羌瘣搭话,毕功于一役的时候,李斯却突然抢在他之前开口,搂走了收尾之功。

  你李斯既然想开口,那你就早点说啊,抢我话头干嘛!

  赵佗心中郁闷。

  不过,秦始皇并没有马上下决断。

  他反而将目光重新落到那帮分封派身上,平静道

  此刻殿中寂静一片,虽然皇帝问的是,但谁都知道他问的是那些分封派,可还有话说?

  这是给他们的最后一个机会了。

  但此时诸位博士,以及那些支持分封的武将公卿,却是找不出回答之语。

  赵佗说的诸侯反叛之事确实发生过,周朝也确实是因为诸侯而亡,甚至就灭在被周天子所分封的秦国手上。

  面对这赤裸裸的现实,博士们一时间想不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诸位武将功臣则感觉事情太敏感,要是他们再开口支持分封,那万一皇帝来一句,我封你土地,你要是到了封地就给我造反,或者你的儿孙日后造反,那又该如何?

  且除了赵佗之外,李斯那些话同样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支持分封,等于让陛下一统天下的功绩成为虚幻,这帽子太大,他们可不敢戴。

  赵佗与李斯,两人相互唱和,将所有分封派的锐气全给打散了,无人再敢提分封之事。

  但王绾毕竟为左丞相,分封之议,也是由他提出,自是有些不甘心。

  他沉声道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