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蒙武就抢先出口,否决了这个提议。

  ….

  听到这话,帅帐中一片安静,李信坐在主座上,眯着眼打量着蒙武。

  他还真有让赵佗当校尉的想法,只是蒙武乃老将,和李信的父辈论交,蒙武如今既出口否决,李信也有些不好办了。

  这位蒙氏老将毫不畏惧,以他平静的目光回应着李信的凝视。

  按理来说,任命决定权在李信手上,但蒙武在杨原话音落下之际,不待李信开口便发表了意见,就是想将这个任赵佗为校尉的想法给堵回去。

  以李信的性格,再加上赵佗爵位足够,将其任命为一部校尉的可能性很大。

  这对素来稳重的蒙武来说,太冒险了。

  特别是敌人还是那个庞大的楚国,让一个十几岁的孺子来掌握万人兵马,这是开玩笑吧。

  见蒙武否决提议,裨将军杨原有些尴尬的看了赵佗一眼。

  赵佗则回以感激一笑。

  他估摸着杨原之所以推荐自己,一来是想交好自己和李信,二来则是因为杨熊,赵佗和杨氏关系还不错,勉强能算是自己人。但哪料到刚好遇到了蒙武。

  对此,李信倒是并没有生气,毕竟蒙武否决的是杨原的提议,并非当场与自己顶撞,不算折损自己的威信。

  他保持着主将的气度,澹澹道:

  辛梧眼皮一跳,不过

  他也算是沙场老将,又出身名门,对李信并不惧怕,便道:

  李信的目光又移到蒙武身上。

  蒙武平静道:

  听到这话,李信眉头皱了起来。

  帐中诸人相互以眼神交流,李由更是面露喜色,一脸幸灾乐祸的盯着赵佗。

  赵佗一脸懵。

  这蒙武说的话,怎么这么熟悉?

  话里话外都是在说自己不够稳重成熟,最好以老将来代替。

  这不就是自己劝秦王政换将时候的说辞吗?

  看蒙武反对的模样,赵佗估摸自己此番是当不成校尉了,心中难免有一丝失落。但紧接着,他就反应过来。

  眼前的情况,不就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吗?

  他赵佗之所以劝秦王政将蒙恬换成蒙武,就是希望让这位老将来辅左和约束李信啊!

  有蒙武看着,让李信不要轻敌冒进,上了战场,哪怕还有昌平君在后面捣乱,也不至于败的那么惨。

  想到此处,赵佗双眼发亮,有些激动起来。

  就是这样!

  蒙武将军,你干的好啊!

  ….

  就是要这样制住李信的轻率,就是要反客为主,把李信给死死压住!

  如此一来,不说此番伐楚大胜,起码活命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和这相比,校尉之职反倒显得微不足道了。

  念及此处,赵佗立刻站出来,拱手说道:

  随着这话出口,众人的目光都落到赵佗身上来。

  李信僵硬的脸变得柔和起来。

  众人皆知赵佗是自己的臂膀,虽是杨原提议,但将其任命为校尉也是自己的心意。如今却遇到蒙武阻挠,若是强行任命,未免让蒙武心中不爽。

  李信虽然自傲,但也不想因为这种事和蒙武这样的父辈人物闹出矛盾,毕竟还没开战,主将副将就心生不合,这是必败之道。

  而若是李信听了蒙武劝阻,放弃任命赵佗,又不由在诸将面前失了威信,让人感觉他堂堂二十万大军的主将居然被蒙武拿捏了,这是自傲的李信无法容忍的。

  就在这两难之间,赵佗却主动推辞,如此一来,便给了李信一个台阶下。既不会与蒙武产生冲突,又不至于让人觉得他怕了蒙武。

  赵佗真是个贴心的人啊,一直这么懂事,从未让自己为难过。

  李信看着赵佗的目光满是温柔,他心中甚至还产生了些许愧疚之感。

  日后一定要好好补偿这小子。

  旁边的蒙武也一脸诧异的看着赵佗,他常年驻军在外,并未听闻过赵佗之名。回到咸阳之后,也只知道这是个善于立功,且受大王宠信的少年人。

  今日一见,方知这赵佗果真是个人物。换成其他人被自己当众否决,恐怕早就气的满脸愤怒了,哪像这赵佗一样,竟然能站出来平静的承认自己年少经验不足。

  不管这是不是赵佗内心的想法,都足以显出其冷静与成熟。

  相比起来,

  在大殿之上因听闻自己担任副将,就激动地失态的蒙恬,反而显得稚嫩了些,在心境上不如这少年远矣。

  不愧是大王看重的人,此子值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