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lass="gcontent1">

  泉州附近的山实在太多了,一座连着一座,纵有平原,与广州比起来,也不值一提,甚至连潮州都比不过。

  广州百姓已经培养出了适应岭南气候的蚕种,福建百姓呢?

  广州附近有多如牛毛的商铺、作坊,能生产各种奇奇怪怪的商品,福建百姓呢?

  广州有几十万人,光蕃客就有十多万,福建呢?

  不过说到蕃客泉州好像也渐渐多了起来啊,还有那种特征十分明显的胡寺。

  哼!王审知、王审邽兄弟,果然是有野心的。

  想当初,还骗我要结为秦晋之好。现在看来,暗地里小动作不断,这么卖力气招揽胡商,是要动摇广州的地位啊。

  若非王审知只有五州之地,且山势崎岖,缺衣少食,怕是就要对外扩张了。蔡贼一贯如此,不可信任。

  港口内划来了一大堆小木船。皮肤黝黑的渔民兜售着捕来的渔获,但没人理会。海上的人,吃鱼都快吃吐了,要你来卖?

  不过,他们还有另外一种商品,倒是让人眼睛一亮。

  渔民的妻女们将手头的活计放下,搔首弄姿,让水手们直咽唾沫。很快便有人谈好了价钱,下到了小船上.....

  刘隐叹息一声。刘台走了过来,看着他大哥,相当无语。你治下的百姓也好不到哪去啊!

  再说了,百姓典卖妻女,不是寻常事么?贴补家用,满足一家老小的开支,也没人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先填饱肚子,才谈得上礼义廉耻。

  刘隐回头看了一眼,问道。

  刘台说道。

  刘隐一顿,道:刘台说道。

  刘隐摇了摇头,道:

  刘台闻言轻笑。

  刘隐冷笑道:

  刘台没有接话。

  武人,真有胆小的么?或许有,但王审知真不一定

  胆小。真实的原因,或许是福建五州的实力严重不足,他若有钱镠的本钱,说不定做得更过火。蔡贼,哪有好人?

  刘隐又叹一声,道:

  刘台跟着叹了声,道。

  ******

  船队在泉州停留了一些时日,主要是等一批货物。

  另外,他们卖出去的商品,也要等回款——同样是以货物的形式。

  二十五日,四艘船依次离港,在强劲的东南风吹拂之下,劈波斩浪,只花了八天时间,就抵达了明州。

  谢天谢地,船只没有中途沉没。刘隐得到许可,带着一家人下到了岸上,在码头附近活动活动。

  越往北,风物就越不一样。

  明州这地方,从城市、乡村等各个角度看起来,都与中原比较相像了。

  刘隐不是粗人,他知道前唐二百八十年,若说艰难以前南方哪里发展最好的话,那一定是淮南。艰难以后,淮南、河南百姓大量南下,把江南东、西二道也给狠狠开发了一番。

  是的,江东、江西的大开发,确定无疑是前唐的功劳。

  尤其是艰难以后,朝廷在北方收不到什么钱——和朝廷不对付的藩镇自然不用多说,听命朝廷的藩镇也要养大量武夫,防备不听话的藩镇,根本没余力支援朝廷,那么就只能好生经营江南了。

  前唐朝廷不断派遣能臣干吏前往浙东、浙西、江西等藩镇,还组织移民——河湟抓到的吐蕃俘虏,甚至都一批批流放吴越。

  一百五十年下来成果非常不错了。

  刘隐、刘台兄弟在码头上闲逛着,身后跟着一名文吏、数名武夫,他们也在东张西望。

  刘台看着码头附近鳞次栉比的商铺、酒

  家,惊叹道。

  虽然看起来不如广州,但也差得不远了。明州这种富庶之地都忍心献出去,钱镠这人真是.....

  刘隐叹道。

  夏廷的财政短板被狠狠补足了。

  今后北地养数十万兵,对外征战。江南不用养兵,专门交税。如果这个模式不出问题的话,大夏朝廷的根基真的很难撼动了。

  这其实也是安史之乱后的模式。

  宣武镇养军十万、河东镇养军六万、天平军养兵三万、泰宁军养兵三万.....

  而江南一个藩镇也就几千兵,甚至一两千,省下了大笔开支,全数解送朝廷。

  一百五十年藩镇割据探索出来的模式,被邵树德善加利用,反过来终结各种割据势力,稳固大一统的天下。

  刘隐第一次觉得,这个新生朝廷,或许也有数百年气运。

  天下,真的变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