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哗啦的水声传来,陈炳昆打了个哆嗦。

  正要提裤子,忽然听见草木窸窣有什么滚动。

  他吓了一跳,也没带枪,只是抽出了随身携带的一把匕首戒备,以为是山里的野兽。

  可当那东西滚到附近,他才看清,原来是一块圆滚滚的石头。

  陈炳昆皱眉,看了看石头,一面是干的,一面是湿的,还粘着土。

  这说明,滚石原本是嵌在土中的,被翻了起来滚落下来的。

  他眉头一挑,转头就走。

  “曾管带,有些不对劲。”

  驻大连成管带曾绍辉被摇醒,老大不乐意:“怎么不对劲?”

  “要么,他们想要抄小路偷袭,要么他们就是要逃。”

  “你如何知道?”

  “我刚刚起夜,见山上滚石,应是有人不小心碰到的。”

  曾绍辉打了个哈欠:“陈帮统,一块石头而已,切勿大惊小怪。”

  “可一旦出事,你我难辞其咎,万万不能贻误军机,小心无大错。”

  曾绍辉叹口气:“那便派遣一队人马去探探。”

  天气清寒,月朗星稀。

  双喜等了片刻,没察觉到有什么不妥,就叫来王隆:“把新火把吸饱了油点上,咱们衔尾而行。”

  手枪兵小队长松一口气。

  大家七手八脚的换好了火把,然后借着微弱的天光,越过打开的缺口,钻进了山间小道密密匝匝的林子里。

  一个个猫着腰,踏着小碎步,鬼鬼祟祟的离开。

  正走着,前面开路的王隆忽然驻足,抬起手臂朝后面打手势。

  这是他的习惯,保险队有自己的战术手语。

  然而,起义军的手枪兵小队,没有那种默契。

  他这一停,后面的人直接撞他背上。

  王隆这个恼火,只能低声喝道:“等等。”

  这才喝停了众人。

  王隆侧着耳朵听了听,忽然道:“有人上山。”

  消息传到了队伍中间的双喜耳中,双喜说:“埋伏起来。”

  半夜爬山查探的清军,累的直骂娘。

  “五更半夜的,不教人好好睡觉,真是的……”

  “我做梦都娶上大屁股婆姨了……”

  直到那些举着火把的清军离得近了,起义军手枪兵这边才听的真切。

  王隆看了一眼双喜。

  双喜说:“俺听声音,人数不多,约么也就二三十人,吃掉他们。”

  王隆想起之前被人撞了后背,嘀咕说:“咱们保险队可以,这些家伙,怕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双喜说:“不管那么多了,尽量用用刺刀,一旦枪响,那就速战速决,打完直接跑。”

  等清军靠近,双喜和王隆同时行动,一群手枪兵面如土色的拿着短刀跟着。

  王隆跨栏,跳过一棵倒伏的大树,猫着腰靠近清军。

  噗嗤……

  噗嗤……

  瞬间,双喜和王隆各解决了一个清军士兵,瞄向了其余目标。

  到了后面的手枪兵小队,他们这段时间虽然和清军交战,但双方都没到短兵相接的地步。

  拼刺刀和老远的打热闹仗根本不同,一个个面如土色手脚发软。

  有的一刀下去,捅错了位置。

  有的干脆捅在腰带上被挡住。

  瞬间,喧哗声四起:“敌袭,敌袭……”

  双喜无奈至极。

  他见附近一个清军士兵已经举起了步枪,朝一个正和清军纠缠的手枪兵瞄准,他箭步上前,手起刀落的同时,还抬起了清军士兵的枪口。

  砰……

  子弹飘上了天。

  枪已经响了,就没必要遮遮掩掩。

  王隆从包里掏出一把温彻斯特m1894,这种杠杆步枪,也是约翰·勃朗宁设计的,一直被老美奉为经典,但战场上却极少见。

  因为栓式步枪,可以抵肩瞄准的时候拉栓射击,而杠杆步枪需要拨动枪机,则需要重新抵肩瞄准,这便暴露了射击姿势,耽误时间。

  赵传薪购置了一批,一直藏在军火库里,很少有人愿意去用。

  但王隆却极喜爱这种枪。

  他一刀解决了一个清军,拿出了温彻斯特m1894,并不抵肩,左手握护木,右手迅速拨动枪机。

  砰!

  在不抵肩瞄准,全靠感觉的情况下,足有二十步的距离,一枪命中。

  砰,砰,砰……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