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虽不至于恭敬,但却在征求他们俩的意见。

  显然,黄明堂不能也不敢小瞧了两人。

  双喜点头又摇头:“编入手枪兵小队可以,但不用发枪了,我们自带武器。”

  没走远的何武瞪大眼睛。

  凭啥?

  凭啥对这二人如此客气?

  他们也太狂了,还自带武器?

  难道这是自助式战场么?

  黄明堂一点也不意外:“可!那咱们这就出发吧,速战速决,如果有难关,还需二位倾力相助。”

  他不能挑明二人身份。

  鹿岗镇也绝不会承认,他们参与了这次造反行动。

  队伍的目标,是右辅山顶的第三炮台。

  广西全境,应有清兵67队。

  分前中左右四路。

  右辅山属于前路,前路是中越边境巡防军。

  整个前路有20队,每队400巡防军,理论讲有8000人。

  中越边境,共有1800余里,且多山川,若处处皆守则捉襟见肘。

  理论讲,镇南关有800人。

  分到右辅山的清兵人数,应不在少数。

  而黄明堂率领的军队人数一百出头。

  所以,他根本没给众人讲守军人数,害怕打击了军心。

  只是到了右辅山的山背面,双喜和王隆发现,山上竟然垂下了数根又粗又长的大绳。

  这显然是在清军有内应。

  手枪兵小队作为前锋,理应率先攀爬。

  王隆看了双喜一眼,双喜说:“不着急,我们殿后。”

  何武嘱咐说:“尔等缒绳而上,不可妄动,待后头部队协同行动。切记,上去后警醒些。但有风吹草动,立即鸣枪示警。”

  他也担心被人守株待兔。

  这年头,说是内应,但却有随时变节的风险。

  究竟谁是谁的无间道还不好说。

  手枪兵小队应诺。

  王隆在前,双喜在后,两人赘在后面揽绳而攀。

  何武蹙眉看着。

  山壁陡峭,笨手笨脚之辈,脚下偶尔还会打滑。

  体力不佳者,没多远便气喘吁吁。

  各个都汗流浃背。

  唯独王隆和双喜,两人爬的很有节奏。

  每次膀子助力,脚下稳稳当当上去一截,中途都有个停顿,这个停顿既能歇息一下,也能为下次蓄力。

  就如同所有体力活一样,没有节奏感,人很容易就会疲惫。

  所以,起初别人一鼓作气奋力攀爬,看似爆发力十足,可没多久力竭后就要喘息着停顿好久休息。

  所以片刻后,本来在最后的王隆和双喜,就超越了他们。

  其余手枪兵小队成员仰头见了,不禁面面相觑。

  等他们爬上三分之二又开始休息的时候,王隆和双喜已经攀上顶峰……别人越往后爬的越慢,两人则是匀速登顶。

  此时天色将将放亮,黄明堂心内焦急。

  他们摸黑赶路,为的就是趁着天亮前奇袭,这时候也是人最困乏的时候,睡的深沉。

  可一旦天色放亮,人都醒了,就不好偷袭了。

  他仰头,看见动作麻利稳健的王隆和双喜两人,忍不住称赞:“果真精锐!”

  虽未指名道姓,然而何武明白,黄明堂在夸赞那两人,登时生起莫名闷气:“哼,在下若上,必不落于人后。”

  黄明堂朝他笑了笑:“那是自然,支队长习武多年,飞檐走壁想来如履平地。”

  何武没觉得内心有所安慰,反而更酸。

  该轮到他上了,他仿佛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嗖嗖的往上爬,结果没多久双臂酸胀,不休息感觉都握不住大绳了。

  却说双喜和何武两人登顶,看着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只见四面陡壁居高临下形势雄伟。

  只有一条山背小道,且多断涧危崖。

  双喜不禁感慨:“关外山势巍然雄浑,而南方山地奇诡,大冬天的早上,竟也有瘴气,俺今天算是开了眼界。”

  王隆指着遥遥可望的镇北炮台说:“双喜哥,眼瞅着日头就快出来了,要不咱们俩先去解决外围岗哨,给后面部队开道。”

  双喜朝山壁瞅瞅,发现那些人还在休息,皱眉说:“行,这群熊玩意儿啥也不是。”

  两人刚爬上山顶,还能背着包负重小跑,转眼就钻进了仙境般的云雾当中。

  等其余人上来一看:“咦,那俩北佬怎么不见了踪影?”

  “坏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