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其过”的人生信条,并传承到下一代。以至于,周家后人继续繁荣兴盛,于工商和学术两界人才兴旺。

  他曾力谏北洋靡费太甚,以至于海军没船,不及洋人舰队十分之一。但是没人听,果然后来甲午战争,大败收场。

  这些年都督各地,减赋税,兴农业,治黄河,架电报,办教育,倒也没少干实事儿。

  偏偏,因为他处事圆滑在外,没有学会所谓清流那样内敛的道貌岸然。所以,被时下的官场视为浊流。

  “哼,胡言乱语,什么凡人流。为官者,能做事就是好官,何必拘泥于名声。”

  虽然周馥是清廷的官,但赵传薪对这老头没什么恶感。

  他给自己斟茶,喝了一口说:“您老就别抓什么乱党了,有那时间,不如多想想咋对付洋人。要说乱党,我是真没看见。但你要说怎么对付洋人,我颇有心得,咱们一老一少可以好好交流一下。”

  瞎子古怪的看了赵传薪一眼,暗叹此人胆大包天。

  时下清廷上下都怕了洋人,此人却敢当面和周馥讨论对付洋人。

  尤其是在港岛讨论这个,这里目前可是英国的天下。

  要说周馥不想对付洋人,那肯定是扯淡。

  可清廷上下如此,个别人使劲也是白费。

  曾经德国强占胶州湾,加紧修建铁路,扩张侵略势力。当时周馥都督山东,为了抗衡德国的扩张,周馥在济南开埠通商,以资商货转运。

  效果极佳。

  但是他能做的,也仅限于此。

  是故叹了口气:“你说你是化外之人,什么都不懂,就别讨论这些事了。”

  既如此,赵传薪就不提了。

  他转头喊:“伙计,怎么还不上菜,饿死了。”

  瞎子开口说:“你当着大人的面嚷嚷,成何体统?”

  赵传薪说:“就你是马屁精。”

  “你……”

  周馥止住:“好了好了,吵的头疼。”

  菜上来了,赵传薪指着四个菜,对瞎子说:“你就要了这点东西?够谁吃的?”

  周馥就劝说:“年轻人,怎可如此靡费?四个菜还不够?要懂得勤俭,不可铺张。本官一大家子人,要是如你这般浪费,怕是早饿死了。”

  将之前要给瞎子的两角小洋往桌子上一扣,赵传薪道:“您老请客吃饭,不能小气啊。大不了,我和你们均摊,这是两角小洋您老收好,不用找零了。”

  “……”瞎子揶揄说:“你这点钱,够不够这酒楼一道菜的价?”

  周馥哭笑不得:“你若能吃的完,那便再去要就是了。至于钱,你收起来吧,省的说本官小气连一顿饭都吝啬。”

  可马上,他们就见识了赵传薪的饭量。

  周馥才刚伸筷子,想夹桶鲜鱼最肥美的鱼腹,就见一道筷子影飞过,一大片鱼腹肉便没了。

  瞎子刚想夹那道问政山笋里的猪肚,筷子掠过,朝向他那面的猪肚不翼而飞。

  周馥下筷子想夹清蒸石鸡的鸡翅,却见筷子刷刷两下,两只鸡翅全没了。

  瞎子大怒:“有你这样吃饭的么?”

  将鸡骨头吐出来,赵传薪无辜道:“啥意思?你吃饭不用嘴吃,不用筷子夹?”

  “哼,我家门前的乞丐,吃相都比你好看。”

  “就你话密,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瞎子快气炸了。

  这人太招恨了。

  周馥反而笑了。

  他招呼伙计:“再上四道好菜,今日本官胃口大开。”

  赵传薪竖起拇指:“您老是个好官,不错,很体恤民情,深知民间疾苦。”

  “就你这皮囊,吸风饮露也肯定算不上疾苦的百姓,养的比深闺里的小姐还细嫩。”

  赵传薪喝了一口茶溜溜缝:“话不能这样说。

  就在前些天,我还因为有事,中午少吃了二十个虾饺呢。

  我跟你讲,真是苦的很!”

  “哈哈,你这年轻人也好生有趣。”

  这顿饭,瞎子比往日多吃了一碗半,周馥比平时多吃了半碗。

  饭后,都觉得有些腹胀。

  只有赵传薪,舒坦的瘫坐在椅子上,喝完茶后拿出烟点上。

  吃的分量刚刚好知道么?

  这时,有手下来报:“秉大人,搜遍街巷,没有发现乱党的踪迹。”

  “收整队伍,准备回去。”

  “是!”

  赵传薪说:“您老听我一句劝,乱党这东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如不管,应付应付差事就得了。房子该塌,你支再多柱子也没用。房子地基牢靠,狂风骤雨也安之若素。华夏两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