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天冷了后,西北风就厉害了……”

  起风了,也出不了海,他们这几条船回来时,捕虾皮的船都还在海上,中间是有回来过一趟,自己卖货,没跟他们同进同出,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

  照原本约定,明天叶耀东该出海收一趟货的,现在看样子也不用出去了,起风了,那些船应该又要回来了。

  叶耀东想着今天也算是好事,就让大家也喝点酒,正好天冷了,也能暖暖身体。

  夜里寒风大作,吹的窗户咣当的响,次日起来,果然体感温度又冷了一些,他也裹上了大棉袄,跟他爹一起往造船厂去。

  把渔船这个事彻底定下来后,他顺便也跟沈厂长聊了一下货船的改造,也得到了再三保证,元旦左右能完成,他心也安了。

  也就一个半月了,那也不算慢了。

  他跟他爹一直待到中午下班时间,也跟着工人换班一起回去。

  下午的时候,他爹闲着没事又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到造船厂帮忙干活。

  叶耀东坐在家里喝着茶,看着其他人打牌。

  天冷了以后,连太阳都少见了,只剩下冷风呼啸的吹,工人的牌局也都已经挪到了室内。

  正当他悠闲的时候,他却看到窗户上有一个熟悉的人头,惊讶了一下后,他立即跑去开门。

  “俗人老板,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昨天早上回来的,今天才有空抽出时间过来,你家里人给你捎了几件厚衣服,让我给你带过来。”

  叶耀东赶忙接过他递过来的麻袋,并且把人往屋里请。

  “前两天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我老婆有提过,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回来了,你怎么回来还有经过我们市场?”

  张仁俗跟着他往屋里走,然后好奇的看着打牌的大家,说道。

  “有逗留了两天,你们那边那个批发市场规模还是比较大的,我就转一转,看看有什么东西淘一点带回来,顺便也能多看看,回来提提建议。”

  “然后想着都已经到市里了,你的厂房就在边上,就去你那边通知一声,看看你家里人有没有什么东西要让我一起捎过来的。”

  “多谢了。”

  叶耀东让工人都挪出去打,堂屋被他腾出来招呼客人。

  “本地的交易市场已经定下了,真的就在鱼市大街,那里的几处老房子买对了。”

  “什么时候盖啊?”

  “听说刚定下工程,还在处理。”

  这也提前太久了,按照轨迹应该2000年后的,现在开始处理安排,90年代大概就能面世了……

  “还有码头那边也要开始整改,为避免造成拥堵,车子不好过,之后也不让乱摆摊。好像也专门划了一块地,准备整理出来用于临时交易,现在也下半年了,大概得年后再去推行。”

  “好事,跟你讲,以后房地产这个行业只会越来越牛逼,想要富,先修路,赚到钱,就盖房。”

  “记下了,确实是这样,老百姓挣到了钱就会想着改善生活条件。”

  两人坐着聊了一些,张仁俗也简单讲了一下自己这两个月来分别去了什么地方。

  然后也讲了这一趟回来休息个两三天,又得马上出门了。

  下半年虾皮跟带鱼汛期产量巨大,他们得赶在年前,频繁多运几趟货出去,还不能在外面多逗留。

  “能不能跟你订一吨的虾皮,直接送到我批发市场的店铺,你反正都要运货出去,也是差不多的路线。”

  “也行,但是这个需要运输成本的,肯定不比厂里直接批发出去便宜。”

  “这个我知道,你看着办报价,我觉得合适就订。”

  刚好他都是走同样的路线,可以拜托他直接送到店铺去,虾皮这种东西别提多好卖了。

  他想着只要张仁俗有出去,那就给他分一吨,也当做帮忙销一点,互惠互利。

  等过两个月他回去,到时候他直接拉小半船回去,还能赚一笔。

  大钱要赚,小钱他也不能看不上。

  从现在开始建立体系,到时候出货大的话,直接让张仁俗固定时间就拉一车给他,这也算是固定的供货渠道了。

  张仁俗琢磨了一下,才说自己得回去计算一下这一趟的数量,才能确定,等明天再过来跟他讲。

  叶耀东没意见,他也不急。

  要是真有订,他再给老丈人打电话,通知接收就行,也让手头的钱花出去一点,不然他现在根本就没有能消费的地方。

  全部都是进钱,除了日常吃喝,他现在根本就没有花钱的地方。

  手头钱多了,他还真想花一花。

  把人送走后,叶耀东一个人坐在那里思考。

  那片垃圾堆也算是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