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平日里村民在这里种点土豆地瓜,没什么收成。

  杨小涛选择这块地就是为了实验倒地能不能实现高产。

  有了比较才能看出效果。

  杨小涛来的时候,杨大壮家的孩子正趴在果树上折腾,一群小孩爬上爬下的,见到大人来了也不害怕。

  几人放下农具,开始收拾起来。

  前世杨小涛也干过农活,不过那时候都用拖拉机,播种机。

  一台机器顶三四个人,而且用时还短。

  杨小涛想着,以后要不要研究一下播种机。

  这东西不大,应该不难。

  不过,前提是,有拖拉机啊。

  现在,只能靠人力了。

  几个人分工明确,很快进入状态。

  一上午时间过去,杂草已经清理掉,

  这还是有杨小涛这个人形猛驴的缘故,要是换了其他人,单单犁地都得下大力气。

  中午吃完饭,几人继续。

  土垄被堆起来,杨太爷在前面用脚踩出坑洞,后面是抓来的杨大壮家孩子,将玉米种子放进去,然后杨石头浇水,最后是杨小涛将坑添上,再用脚压实。

  整个工作完成,也到了傍晚。

  回到家里,吃过饭后和杨太爷说着最近城里的事,杨太爷喝着酒,抽着烟,脸上的担忧并没有减少。

  杨小涛也清楚,自从五月下发的通知后,农村里都有股闷在心头的郁闷,那是对生活的烦恼,对未来的担忧。

  杨小涛清楚自己的能力,让他帮忙一家一村,他还能拼一拼。

  可让他改善现在农民的情况,那就是异想天开了。

  说实话,他就是一个普通工人,往大了说,也不过是有个系统的普通工人。

  对其他事上,他能力有限。

  而现在他能做到的,就是将这杂交玉米搞好,让更多的村民获得实惠。

  杨小涛和杨太爷又说了些玉米注意事项,杨太爷静静的听着,脸上没啥表情,但心里却是十分认真。

  他觉得,杨小涛是真的把他们这些农民放心上,竟然为了一个可能失败的想法,就去埋头苦干大半年,这份心,不管成不成,他都得支持,不能冷落了。

  看着杨小涛,杨太爷越来越有看自家孙子感觉。

  孙子出息了,为国家做了贡献,他这个老革命到了地下,也能给老哥们说道说道。

  那是咱孙子!

  第二天,杨小涛一早就往回走。

  杨大壮还是安排了杨石头送他,不为别的,就杨小涛能够回来送的那些东西,他们杨家庄的人就得承这份情。

  何况,有杨石头送他,路上也会省些麻烦。

  杨小涛和杨太爷挥手告别,踏上回程。

  杨太爷在杨小涛走后,整个人脸色严肃,随后召开村领导会议。

  直接说明村南那块地的重要性,平常村里人谁都不准进来,更嘱咐那些放牛娃,好好看着这里。

  杨太爷打心里认定杨小涛是有本事的人,对杨小涛的所作所为特别上心。

  况且,这事真要成了,对他们杨家庄,对整个国家,都是莫大的帮助。

  村里人都听杨老太爷的,谁也不敢瞎碰,更是守口如瓶,当成村子的秘密。

  其实,杨小涛之所以要求保密,是怕实验失败了,说出去的话被打脸,面子过不去。

  但真要是成功了,他会毫不犹豫的将成果献给国家。

  这点爱国情怀,他还是有的。

  尤其是在这个艰苦岁月,能为中华母亲做点贡献,也是他穿越来的意义。

  而这,也是杨太爷看重他的原因。

  随后几天,杨太爷就成了玉米地的管理者。

  每天都一趟,风雨无阻。

  看着种下去的玉米,一点点长出来,心里十分开心。

  杨小涛自然不清楚杨家庄的是,他回到城里后,又开始自己的生活。

  每天上班,工作,看书,然后就是回家做饭睡觉。

  不过院子里并没有种别的菜,依旧是种植玉米。

  他要趁这段时间,尽量的生产更多的杂交玉米。

  一旦杨家庄那里有了效果,明年就可以推广开,让全村种上杂交玉米。

  至于以后的育种问题,杨小涛也有些想法,就是将这份研究技术交给国家,自己一个人终究能力有限,只有借助国家力量才能让这份技术实现价值最大化。

  想到这里,杨小涛便开始着手整理资料。

  毕竟,小薇的存在让有些事情不能合理解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