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40章 半部《李建国》,一部中国史(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阳来找林为民讨论搜狐融资的事,林为民除了催促他赶紧上市,还提醒他抓紧时间把登载新闻业务资格给办下来。

  可这玩意是国务院管的搜狐压根没那个能力搞定这种事,张朝阳这个CEO就更没办法搞定了,他只能向林为民求助。

  国文集团是搜狐的股东,尽管股份经过了两轮稀释有所降低,但现在仍是仅次于张朝阳和高盛银行的第三大股东,这点小忙林为民是肯定要帮的。

  打了两个电话,搜狐的登载新闻业务资格轻松搞定,年后这几天搜狐刚拿到资格,张朝阳这不立马就上门来表示感谢了吗?

  林为民的帮助再次让张朝阳意识到搜狐有了国文集团这个股东将为他们在国内的发展提供多大的助力和帮助。

  高盛管国外上市,国文集团管国内发展,这一外一内,搜狐简直是如虎添翼。

  “过年的时候没敢上门打扰您,晚上我请您吃个饭吧。”张朝阳表示完感谢之后,对林为民发出了邀请。

  林为民瞧着张朝阳的表情,说道:“有事说事!”

  张朝阳露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

  “是这么回事。我们不是着急要上市吗?高升那边已经在帮我们铺米国的路了,国内这边得我们自己搞定。

  搜狐是互联网企业,要上市得先搞定信息产业部,赵之国您认识吗?”

  林为民摇了摇头“不认识,干嘛的?”

  “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

  “专管你们这摊事的?”林为民问。

  张朝阳点头,“他和新浪的关系挺不错,见了王志东比见我高兴多了。”

  张朝阳这句话说的,有点像小学生找老师告状。

  “我打个电话问问。”

  林为民并无顾忌,拿起电话当着张朝阳的面便打了起来。

  他打了好几个电话,才终于问到有人认识赵之国。

  张朝阳听着林为民打电话,心中充满了震撼,这么一会儿功夫打了三个部委领导的电话了,瞧林老师的语气神态,毫无与领导打电话的拘谨,态度轻松写意,显然关系是极其熟稔的。

  “好好好,谢谢领导,回头请您吃饭。”

  林为民放下电话,对张朝阳说道:“明天晚上有空吧?”

  “有空有空!”张朝阳忙不迭的点头。

  林老师托人情约到了赵之国吃饭,明天他就是爬也得爬去啊!

  “林老师,又给您添麻烦了。”

  林为民摆了摆手,“这话就别说了。”

  “明天晚上您……”张朝阳犹豫着问道。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明天我也去吧。”

  张朝阳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有您在我就放心了。”

  翌日傍晚,张朝阳在中国饭店宴请赵之国。

  赵之国是个学者型干部,气质儒雅,今天他能来赴约,其实已经表达了一种态度,所以跟张朝阳聊起天来,气氛十分融洽。

  宴请进入尾声,林为民朝赵之国敬酒。

  “赵局,搜狐的事就拜托您了!”

  赵之国举杯,“林老师,您客气了。”

  张朝阳也紧跟着陪了一杯酒,他内心非常清楚,平时的赵之国可没有今天的平易近人,今天这件事能成,赵之国都是冲着林老师的面子。

  又过了一周多时间,搜狐正式获得了产业信息部的批准,可以赴米上市。

  走到这一步,搜狐赴米上市国内这一段路程算是已经扫除了国内的全部障碍,接下来的时间就看高盛银行在米国那边的操作了。

  距离搜狐进军纳斯达克,完成敲钟仪式的时间也越来越近。

  这些天时间里,《李建国》在国内文学界所引起的反响已经越来越大。

  虽然小说只发表了上部,但林为民在创作的时候非常注重整体结构,单看上部的内容,依旧是一部非常完整的大长篇。

  并且小说文笔卓绝,格局恢弘壮阔,堪称是一部雄奇的史诗之作。

  四十七万字的内容洋洋洒洒,以主人公李建国这个普通人的视角的将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融入其中,表现出了中国人在艰难困苦的人生挫折当中所特有的坚韧不拔和自强不息。

  在这段时间里,《李建国》收获了文学界无数的好评,也让评论界为之欢呼雀跃,新闻界为之惊叹不已。

  八十年代以来,能引起文学界、评论界和新闻界轰动的作品有不少,如《霸王别姬》《平凡的世界》《古船》《尘埃落定》《白鹿原》……

  但能像《李建国》这样,让所有人为之叫好、不吝溢美之词的作品,却几乎是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