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646章 白菜价(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那不说我们社,就说国文社吧。以前什么样?跟我们人民社有得比吗?

  你再看看现在,程早春和林为民才上去几年啊,把我们人民社落的影子都看不着了!”中年编辑说道。

  “唉,没法比啊!”老编辑也感慨道。

  “都说现在出版大环境不好,不少出版社效益下滑,可你看人家国文社,销量不减反增,而且是跨越式的增长。”

  “行了,别说了。”

  老编辑摆摆手,越说越闹心。

  “唉,咱们怎么就摊不上这样的好领导呢?”中年编辑最后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句。

  在朝内大街166号内的编辑们讨论着国文社和JZ建房的时候。

  在朝内大街166号内的编辑们讨论着国文社和JZ建房的时候。

  会议室内,国文社的领导层也在讨论着关于JZ建房的事。

  中午刚吃完饭,程早春便把社内的领导层都叫到了会议室。

  “不是正经会,所以就没挑时间,主要是有个事想征求征求大家的意见。”

  程早春说着话,有些人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期待的看着他。

  “上午刚跟市一建的金经理谈完,施工单位基本就确定是他们了。金经理是建筑界的老把式了,虽然现在施工图还没出来,没法做概预算,但估也能估出来,不算地皮,一平造价合300块钱是要的。

  今天找大家来,就是想问问大家伙,对这个价格认可吗?”

  JZ建房,社里肯定不能赚职工的钱,收的就是成本价,而且听程早春的意思,地皮钱就是社里出了。

  “行啊,太行了!”大家齐声道,这简直就是白菜价。

  国文社编辑们的工资收入不错,就算是普通的年轻编辑,月收入也超过了300块钱,像陈建根、高贤骏等主任级别的,综合收入有近千元。

  一个月工资就能买一平甚至更多房子,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事了,政府公住房还一平四五百、五六百呢。

  大家一致赞同程早春的想法,兴高采烈的说着房子的事。

  “那个……”

  林为民开口了,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我说两句……”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JZ建房,社里平价卖房给职工们这是好事。不过我觉得吧,这个价格要有一定的浮动。楼层、朝向有所不同,价格要是都一样,大家都奔着好楼层、好朝向去,那就乱套了。”

  程早春点了点头,“为民这话说的在理。”

  林为民继续说道:“依我看,坐北朝南的房子和东西朝向的房子价格要有区别,二三四层和五六七层的房子也要有所区别。”

  “总编,那一楼呢?”高贤骏问道。

  “一楼不向职工放开,社内自留。”

  众人好奇不明白怎么好端端的还自留一层房子干什么?

  “咱们的家属楼三面临街,现在虽然不算热闹,但以后燕京肯定要发展,可以当做门市房出租,算是给社里创收吧。”

  林为民解释了一句,众人闻言心里佩服,还是总编有经营头脑。

  出租当然是托词,那点房租对于国文社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一层当做门市房最大的好处当然是因为其商业属性,未来拆迁的时候可以多点补偿。

  “我看,东西朝向的房子房价一平要低上100块,五六七层的房子房价逐层低上20块才算合理。”

  林为民这话一出,程早春心里一哆嗦。

  崽卖爷田不心疼啊!

  会议室内的众人谁都没说话,总编给职工们争取福利这当然是好事,不过社长向来抠门,恐怕没那么容易同意吧?

  “为民这个建议当然很好,不过忽略了很多人占便宜的心态。要是真照你这个想法来,东西朝向和高层的房子反而变成抢手货了。”程早春沉吟着说道。

  在场众人中也有几位点头,认可程早春的话。

  放在后世,这种话说出去人们很难相信。

  七层的步梯楼,谁愿意买五、六、七层这种爬楼梯的房子?

  东西朝向的房子哪有南北通透的房子好?

  可现在不一样,人们没那么娇贵,爬个楼算什么,住的高,风景好啊,有的人家买房子甚至会特意买高楼层。

  再说东西朝向,这年头住大杂院的大有人在,别说是东西朝向了,倒座房该住不一样还是住吗?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人没那么娇贵。

  “不过也确实应该有点区别,我看,东西朝向的房子每平降二十块钱吧,另外包括五层往上的,一层降10块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