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谁实力派呢》 259 范老师课外补习班开课了(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他擅长观察细节,逻辑严密,思维敏捷,知识量丰富,喜欢通过连绵不绝的快速追问,迫使对方回答容易出现漏洞和信息,然后抓住这些继续深挖,致使其破绽越来越多。

  相比于记者和编剧,更有点像警察审讯的路数,齐乐山在他的追问下,频频露出破绽。

  “为什么杀三老?”

  “为钱呗。”

  “当打手不是挺能赚钱的吗?”

  “赌啊。”

  “欠债了?”

  “高利贷,走投无路。”

  “多少?”

  “三百万。”

  “高利贷扎的是黄漂,白漂,还是绿漂啊?”

  “啊?”

  “这年头,高利贷翻得快,货币贬值得更快,到时候您把钱还上了,人家放贷的倒亏了。”

  “就是借钱还钱都得换成硬通货。”

  “您算是琢磨过来了。”

  “我早就知道,伱们叫黄白绿飘,我们说的是金子银子和美子,我借的是银子。”

  “您借了多少银子?”

  “三百万法币的白银。”

  “这个数的白银,在您被捕之前,按照行情换算的是多少法币?”

  “…不知道。”

  “您自己身上背着债,您不关心?”

  “不爱记账。”

  “那个月的白银涨了还是跌了?”

  “这谁记的清。”

  “您记不清,追债的肯定记得清,不会不告诉您。”

  “涨了,这年月哪有跌的。”

  “有,那个月中央银行开放白银库存,银价跌了三成。”

  “……”

  “您爱赌,魔都赌场的红色方形筹码值多少钱。”

  “我去小场子玩,现金。”

  “两个骰子一个数赔多少?”

  “……”

  “一赔十。”

  “对,赔十。”

  “不好意思,记错了,是一赔八。”

  “……”

  这段戏完全是魏阳和段龙两个人的battle。

  其他演员更多的作为背景板,惊疑不定和若有所思的看着两人的问答。

  魏阳在这段戏中处于主动位置,步步为营,咄咄逼人,但从表演方面,其实反倒是段龙更有发挥空间。

  从最开始的不在意的随意,再到后来被抓住话柄的稍稍慌乱,以及想要补救却于事无补,反而暴露越来越多的紧张,最后甚至是有点破罐破摔和恼羞成怒。

  而魏阳虽然表现空间有限,但也把角色的情绪变化演了出来。

  从最开始的正常询问,到发现不对劲的好奇和追问,再到后面挖出越来越多不对劲的自信,以及彻底揭穿后者撒谎的微微自得和对真相的进一步渴望。

  由于角色处于连环追问的架势,这些情绪表现没有段龙这么明显,但并代表魏阳没演出来。

  按照预先的拍摄计划,拍到这就停了,但魏阳有点上头,直接接着往下眼,声音严肃,眼神犀利。

  “你为什么要杀人。”

  “因为钱,”

  段龙没有半点其他动作,十分顺畅的就把情绪接了下去。

  导这是两个人刚才一通对戏积累下来的默契,魏阳上了头,他其实也没好到哪去。

  这种问答式对戏,台词越问越快,情绪层次渐递,积累的越来越多,不但演的过瘾,生理和心理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演员不是说直接人物抽出来就直接抽的。

  其他演员没他们俩那么入戏,多少有些惊讶和错愕,但恰好符合情景,并不出戏。

  都是老演员,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以及见过类似的情况,所以很快反应过来,继续演了下去,就连那点情绪也融入到角色当中。

  执行导演张永新也看出了情况,没有横插一脚,由着两人表演。

  唯一有些懵的是林更新,他经验不足,没其他人表现的那么举重若轻。

  不过,他饰演的菜鸟警察,本来就是个有些憨傻的人,茫然失措的看着编剧和凶手“交锋”,其实也没有偏离人物。

  魏阳和段龙并没有理会其他人,之前所有的情绪铺垫已经到位,两人开始进入高潮阶段。

  “你为什么要杀人。”

  魏阳眼神凌厉,声音越来越大:“为什么杀三老?”

  段龙心虚目光躲闪,强自解释:“因为钱。”

  魏阳步步紧逼:“你不是为了钱?”

  段龙有些恼怒:“是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