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第四百二十一章,搞事儿(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教授们乱来,甚至还害怕他们离开白头鹰。

  因为这些人如果一旦离开,很有可能就会像刘文典他们一样,再也不回来了。

  凡事皆有可能发生,资本家们已经不想再继续投入更多的沉没成本了。

  然而,伦敦、东京、巴黎等其他地方,却陆陆续续地投入力量,想要去通过周济民在九龙小屋那边设置的关卡。

  这个关卡让他们十分蛋疼。

  每次报名都需要五百元港币,要不然连试题都拿不到。

  关键是每次试题都特么不一样,似乎他们那边就有一个超级题库一样,永远都用不完。

  并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些试题,还全特么是中文,并不是英文或者其他语言。

  换句话说,如果不会中文,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考试通过了也还有面试,简直就是在玩人。

  所以,他们派遣过来的人,基本上都倒在了第一关。

  长城大厦这边,收取考试费的部门是非常开心的,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参加考试,一个月平均下来,最少有五万人次。

  有很多人,连前台都认识了呢。

  基于这个考试的情况,附近还开了七八个培训机构,甚至是打出了包过考试的旗号。

  这个小小的产业链,居然还发展起来了,周济民知道后,也是无语了。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这也太奇葩了吧?

  就在这纷纷扰扰的时候,白头鹰这边的媒体又集体抽风了,在报道绿洲新城接连发射了好几枚火箭的事情。

  探索月球!

  四个大字出现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面,很多不明所以的消费者,看到之后,直接掏钱购买了报纸。

  读完报纸之后才知道,原来绿洲新城已经开始把目标瞄准了月球啊。

  在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唐人街,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回港岛的潮流。

  不少人纷纷购买机票、船票,想要回国。

  国内发展那么好,不回去看看,怎么能行呢?

  连白头鹰、伦敦、东京等官方报社机构都站出来说话了,虽说是不太好的一些危言耸听的言论。

  但是,对于华人而言,这就是国家强大崛起的时刻呀。

  这一波回国潮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周济民耳边。

  因为长城大厦这边,在七五年十二月,仅仅只是后面半个月,参与报名考试的人数就高达三十多万。

  「把试题难度稍微降一降,这一次我要网罗更多的人。」

  尽管负责人不知道周济民到底在打什么歪主意,但还是

  严格执行命令。

  这就是好事。

  只要更多的人通过考试,来到绿洲新城,就可以加快建设绿洲新城的脚步。

  至于这些人来了还想离开?

  想屁吃呢。

  在很多人通过了十二月份的考试之后,七五年很快结束了。

  面试结果也出来了,大概有两千三百人通过了。

  这就是大放水之后的数据,如果是按照之前的数据,每个月通过面试的肯定不会超过三十人。

  尽管此次有两千三百多人通过面试,但相较于三十万人的基数,其实通过率也不是很高。

  半岛酒店,行政套房内,好几个资本家严阵以待。

  「这一次,那么多人通过面试,我就不信了,他们还能不动声色地把人给运走?」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不得,没好气地说道:

  「我要是真的跟孩子们抢生意的话,海鲜公司早就被挤压得没有活路了。」

  「你们脑子里都在想什么东西呢?我这不是跟孩子们商量么?再说了,他们是我的儿子,我要是不想让他们挣钱的话,用得着这样么?」

  几人顿时尴尬地笑了笑,然后不说话了。

  周秉旭两兄弟倒是相对澹定一些,插嘴询问他们爸爸,到底是要商量什么事情。

  自然是合伙把海鲜公司做大做强了。

  破冰船、渔船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而周济民根本不怕这些投入。

  主要是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管理,所以,周秉旭两兄弟可以很好地填补这些空缺。

  再说了全球的海鲜市场是真的非常可观。

  现在还是七十年代,很多地方的海鲜,多得不敢想象。

  只要把渔船开出去,那海鲜都是嘎嘎多的。

  而白头鹰市场已经基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