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第一百四十三章,李梅凤,水果(求订阅)(7/9)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夜来风雨声。”

  牛头不对马嘴的问答,却让齐达内颇为欣喜,急忙打开了大门。

  正常人被询问是谁,要么下意识回答是我,要么就是自我介绍等等。

  大晚上来他家的人,几乎是没有的,但若是身穿公家服的呢?

  所以,谨慎一些,也很正常。

  进来之后,周济民没有耽搁时间,准备开口的时候,却发现齐达内家里来了不少人。

  “怎么回事?”

  见他脸色不太好看,齐达内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解释:

  “同志,我们之前几次交易,他们也都在呀,而且他们也不是第一次了,信得过。”

  盯着对方看了一会儿,周济民才缓缓点头。

  不管信得过还是信不过,反正应该是最后一次交易了。

  现在已经是62年夏天了,饥荒年代彻底过去了。

  从明年开始,估计这些人就不会再如此大批量地储备粮食了。

  毕竟到了那个时候,市面上也有不少粮食了。

  何况,周济民现在不怎么长待京城,说是最后一次跟这些遗老遗少交易,也没错。

  “先说断后不乱,我想确认一下,你们是需要翻倍的粮食吗?”

  这群人都连连点头,齐达内更是表示不用担心支付问题,他们准备好了黄金和古董,肯定可以让同志你满意的。

  “今年粮食不是丰收了吗?你们就不怕粮食发霉了?”

  对于周济民这句话,齐达内他们表示饿怕了,家里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同志,您不用担心我们后悔,交易完成后,就跟您没关系了。我们可以处理好。”

  齐达内心想,就他们这群遗老遗少,粮食翻倍,也造不了多久啊。

  像他们家,多了两张嘴,每天就要多消耗不少粮食。

  只进不出也是不行的,因此,齐达内已经给他儿子安排了工作。

  没工作是不行的啊。

  至于他儿子愿不愿意?

  孙子都出生了,还不滚去工作?

  见他们这么说,周济民也点头了,这样就挺好的。

  正好可以清理一批库存许久的粮食,换点古董和黄金。

  特别是黄金,年前跑南边小岛那次,由于购买了山顶的别墅,直接消耗了不少钱。

  加上他还给徐梅她们留了不少家底,以方便她们在小岛内的生活。

  也不知道她们适应了那边的生活没有,有没有购置房产,当上包租婆。

  在小岛上,最好做的生意,就是当包租婆了。

  特别是中环上的那些临街房子,直接整栋整栋购买就是了。

  签约后,按年或者半年交租,省心又省事。

  “还记得我的规矩吧?”

  齐达内闻言,连忙满脸堆笑,作出邀请周济民往里面走的手势。

  来到里间,果然,里面已经摆放了不少珍品,黄金更是堆了不少。

  这么多珍贵玩意儿,周济民心里忍不住想笑。

  原本缩水的黄金存货,现在又可以涨回来不少了。

  金黄金黄的颜色,宛如秋季的田野上,那一片金黄色的小麦,这是丰收的颜色。

  按照规矩,先收钱后给货。

  验收了黄金后,周济民这才开始验收古董。

  有过多次的交易经验,齐达内他们这群人也挺懂周济民的了,只要珍品、精品,破烂玩意儿压根儿没用。

  逐一核实查看过后,周济民照单全收了,然后离开齐达内家,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大门便再次敲响了。

  “粮食太多了,我们已经送到附近的一处没人的破宅子里面,你们抓紧时间把粮食运走吧。”

  几千斤粮食,运输都是一个大问题。

  他们这群人早有准备,跟以前一样,都是全家出动。

  “同志,那我家呢?”

  齐达内有些担心,没想到周济民咧嘴一笑,指了指不远处的阴影道:

  “赶紧去吧,不多不少,正好一千斤粗粮,祝你们好运。”

  望着周济民离开的背影,齐达内的儿子却有些担心,赶紧跑去阴影处那边查看。

  简单一数就知道,这一千斤粮食只多不少。

  总共二十一个麻袋装着,每个麻袋最少五十斤。

  结果,他们抬回家,称过之后,却惊呼了起来。

  每袋不是五十斤,而是五十五斤啊!

  换句话说,周济民多给他们家一百五十五斤啊。

  讲究!

  钱包厚实起来的周济民,心情变得格外美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