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巡天》 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反而缩(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不适重罪。”

  这就是当代儒生应循之礼。

  所以赵弘意若真是神侠,子先生今日不会护着他。不然就是违背了书山所遵循的“礼”,这是对当代儒学的重大打击!

  若说利益,这就是儒宗的根本利益。若说德行,神侠在放出【执地藏】后的所作所为,也违背了儒家一贯以来的德求。

  子先生端起给自己泡的那一盏茶,用茶盖轻轻地压揉茶气,其声也缓缓,似是担心惊扰了茶香:“这株十万年青松,寿不止十万年。但是它死了,不再发芽。用这棵树的树芽所泡的茶,喝一杯少一杯。纵有漫长时光的积累,也到了枯竭的时候——姜君喝着如何?”

  姜望诚实回应:“心不在焉,饮不知味。”

  “确非闲时,无有良饮!也罢。”子先生将茶盏放下,轻轻一叹,似是遗憾闲暇的时光已经消逝。

  然后又正色了几分:“宋皇确实是受了重伤,也确实是需要在这里救治,要等三年之后的胎醒。他现在没有办法回答你的任何问题,也不能为自己辩解。”

  他摇了摇头:“当然我明白,宋皇本就垂拱,宋国自有公卿治国。书山只要遣一绝巅,便可替其威慑,则无失国事——所以他的此刻伤隐,在某种程度上更像逃避。书山将他养在树台,也很难逃避包庇的嫌疑。”

  姜望只是看着他:“那么,先生说要告诉我神侠之嫌疑……打算怎么告诉呢?”

  子先生平静地与他对视:“很简单,我知道神侠是谁。所以我确定宋皇不是神侠。他这位正朔天子,自然就不应受到审视。”

  此声虽轻,而如惊雷出。

  此时天地无人,只有他们二者。

  树台之外虽然有人观战,但年轮之中,言不他传,事不外泄。

  无论在此说什么,发生什么。只要他们两人不开口,外界就无从得知。

  这句话可以引申出太多的可能。

  姜望不去猜疑,略定了定,便问:“先生是什么时候知晓的?”

  子先生看着他,已并不诧异他总能抓到关键了:“只是猜测的话,恐怕有些年头。确认的话,倒是不太久。”

  “所以神侠是谁?”姜望问。

  子先生平静地坐在那里,表情有些微妙:“景国其实已经触碰到了答案。但他们没有办法得到最后的认证——因为我没有配合。”

  姜望讶然:“您是说……”

  “答案其实还在世尊天契上。”

  子先生微微侧头,用手搅弄云海,姿态有些轻松,神态却有些怅惘:“灭佛大劫后,悬空寺供奉世尊天契三百六十五张。他们的世尊天契,就像我正在喝的树芽茶,也是用一点少一点。活水方能不竭,人一旦停止前行,不免腐烂生疮。”

  “悬空寺关于每一张世尊天契的使用,都有详细记载,事件为真,落笔为真,经得起史家检阅,在时光的浸润后,更是堆叠了岁月之重。到了悲怀做主持的时候,世尊天契还剩下一十七张,现在也还剩下一十七张——苦命方丈说的这些都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在那些耗用的世尊天契里,其中有两张,是止恶耗用的,但他其实只用了一张。”

  姜望一时无言!

  上次悬空寺之行,景国南天师和晋王联袂压迫,以苦命方丈体现圣级实力而告终。

  那时候他作为见证者,验证了悬空寺仅余十七张世尊天契的真假。彼时还未绝巅的钟玄胤,作为史家代表,验证了悬空寺经史。

  他们的验证的确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更早以前的历史中!

  用在天京城的那张世尊天契,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准备好,洗干净了来历,根本没有动悬空寺的秘库。

  那么回想过来,应江鸿和姬玄贞那时候的退却,真的是因为已经验证了止恶的清白吗?

  还是说……在苦命展现实力后。

  明面上的两尊圣级战力,以及悬空寺必然有的圣级手段……已经超出了景国对于那次行动的预期。

  对付这样的悬空寺,并不符合景国的利益。

  所以他们才选择一种相对体面的方式退去呢?

  姜望不知道。

  许多汹涌,只是当时不知。

  “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先生的话呢?”姜望问。

  指认止恶禅师为神侠,影响并不比指认宋皇小。想来子先生不会和黎皇一样,只有猜疑而无凭证。

  “五百八十七年前,悬空寺有一个法号为‘止相’的和尚,修成了已经失传的涅相金轮,证就寂壑禅身,号称悬空寺百代以来第一大菩萨,有成佛气象。”

  子先生一只手在云海里颇有童心的翻搅,却带出尘封已久的历史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