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亲,战争什么时候需要过理由了?

  战争,从来都只存在能不能打,要不要打的问题。

  至于理由?哦嚯嚯嚯……

  刘彻心中千百个念头转来转去。

  而跪于撵车前的窦婴,闻言却是非常鼓舞,叩首拜道:“诺!臣谨奉诏!”

  对窦婴这个思想倾向于儒家的窦氏外戚来说,刘彻的发言,真是让他倍感鼓舞,只感觉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此刻的儒家,其实是主战派的。

  但不是好战派,儒家主张的是打义战,而非不义战。

  那是什么是义战。

  孔夫子就说得好嘛春秋无义战!

  仲尼称颂的战争,只有在天子率领下的,与外族开战的战争。

  当然,管夷吾辅佐齐恒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也属于义战。

  在这一点上来说,刘彻与儒家可谓理念非常贴近。

  内战,能免则免,外战,为民族子孙后代开拓生存空间,用汉室的剑为汉室的犁获取土地和耕牛以及开垦的资源,这才是正义的战争,神圣的战争!

  但此刻,刘彻没心思关心儒家的问题。

  随着窦婴三叩首拜别,庞大的天子阅兵卤薄队伍,开始缓缓前进,驶上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整修过一次,还铺上了一层细砂的驰道,朝着远处分列平原两侧的庞大军阵而去。

  …………………………………………

  天子卤薄,浩浩荡荡,仅仅属车,就是又足足八十一辆战车组成的诸侯王大臣列侯公卿车队。

  这还仅仅是大臣们参乘的车队。

  按照汉制,天子卤薄分为导引仪仗车队、奉引车队、金根车方阵三部分。

  整个天子卤薄,若是全部出动,那就是一个足足两三百辆战车,数千随行人员的庞大阵容。

  刘彻这次阅兵,出于节俭的考虑,只出动了一半的卤薄,但这也是一个百余辆战车,数百骑骑兵,近两千人组成的庞大车队。

  一路上,鼓吹乐师,不停的演奏着各种称颂天子威严,四夷臣服的乐曲。

  虎贲卫骑兵枕戈以待,全神贯注的警戒四周,诸侯大臣公卿,肃穆而立。

  当卤薄车驾来到第一个陈列的军阵前时,整个军朕,就像一片黑色的海洋一般,齐刷刷的跪下来,拜道:“陛下千秋,大汉万胜!”

  刘彻站起身来,目光灼灼,看向这个军阵。

  身旁,服侍的尚书令汲黯早有准备,对刘彻介绍道:“陛下,此乃北军驻于霸上的驻屯军,军中什伍,皆选于良家子,忠臣之后,甚至不乏有当年随高祖征战天下的关东老士卒之后!”

  “当年,绛候入北军,这支部队,是第一个左袒为刘氏而战的部队!”

  刘彻点点头,明白了,这就是汉室的红军团啊,根正苗红,而且战功卓著,更关键的是政治上靠得住!

  当年,周勃入北军后,北军可并非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长安的。

  他们与同袍的南军,可是真刀实枪的干过。

  单单是吕产率领的南军,就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要是没有刘章的及时支援,那次政变,可能要被镇压下去。

  刘彻从皇室档案中看过有关记载,据说,当时未央宫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石渠阁内堆满了尸体,整个长乐宫更是变成了一个亡者的国度。

  甚至于,等到刘彻的祖父太宗皇帝抵达长安时,长乐、未央两宫的死尸都还没清理完。

  正是经过了那次内战,汉室确立了北军作为宫门戍卫部队的国策,并且不容许南军插手,南军只能作为城防部队和京师卫戍部队。

  面对这样一支英雄部队,即使刘彻也忍不住站起身来,对汲黯吩咐道:“奏无衣!”

  然后,刘彻走出撵车的帷幕,手持天子剑,向将士们致意。

  顿时,就引发了南军将士们巨大的欢呼声。

  在汉室,天子就是神明,称为神圣,乃上帝意志的执行者,天命所归的统治者,刘氏四代人的经营与施恩,特别是自太宗以来,刘氏天子的良好形象,使得刘彻尽管是以弱冠即位,但他天然的就在中下层军官士卒中拥有了莫大的声望。

  而刘彻即位以来,对于军方的要求,从未有所推脱,大力支持,鼓励、扶持军方的计划,甚至刘彻有时候还会关心军队的伙食问题。

  这些事情,都通过绣衣卫,传到了关中,传到了每一个士卒耳中。

  这就更让军队上下都感动不已。

  如今,天子更是亲身出现,手持天子剑,像众人致意。

  尽管只是短暂的刹那,但依然让无数人感到无上的荣誉与激动。

  有幸得见天颜,这在汉室,本身就是荣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