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2223章 牧场外面是农场(5/7)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干净,就迁移离开。等到第二年他们再去的时候,那里又会长出许多嫩草,而粪便也已经融入到了泥土。”

  “异族有异族的法子,我们当然要用我们的方式。”曹铄说道:“牛羊粪便对于异族来说很容易处理,他们只要不加理会,就可以在风吹雨淋之后成为泥土的一部分。可我们既然是要选择圈养,就不能用那种法子,粪便一定要处理。”

  “圈养牛羊,粪便肯定不少,敢问主公怎么处理?”陈宫说道:“每天都有那么多,要是堆积起来,必定是堆积成山……”

  “养牛羊的地方,附近要有水渠,而这些水渠则通往周边的农田。”曹铄说道:“所有的粪便都填充到水渠源头,通过水流把它们带到田地里去,农田不用再施肥,又处理了牛羊粪便,难道还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陈宫点头,在坐众人也都觉得十分合理。

  出生士族的幕僚和将军们,当然不懂耕种稼穑。

  可曹铄手下的幕僚和将军们,也不是完全不懂得这些。

  诸葛亮当年没有出山前,就曾在南阳躬耕山林。

  不过他那时候耕种的,只是几亩薄田。

  与其说凭着那几亩田养家,还不如说他是在用几亩薄田找些耕种的意境,让世人都以为他真的心静如水,根本无心仕途。

  目光落在诸葛亮的脸上,曹铄问道:“孔明,你觉着我的法子有没有效果?”

  “肯定是有效果。”诸葛亮回道:“当年我曾耕种过土地,也知道粪便放进田地,需要风吹雨淋才可以融入到泥土。如果主公想要把它们通过水渠散到田地,一边灌溉,一边为作物施肥,我觉得至少还得建个化粪池。”

  曹铄点头:“还是孔明了解稼穑,通过化粪池把牛羊粪便都给化开,然后在通过水渠送往农田。时日长远,农田的土壤必定十分肥沃,庄稼也可以长的很好。我正是要通过这样的法子,改造各地农田,还望公台尽早把政令传播下去,在各地兴建。”

  “在各地兴建之前,是不是还要先建出一块田地,以此作为例子,然后推行到各地?”陈宫说道:“主公的法子听着确实是很好,可我们没有实际操演过,也就不可能知道究竟效果怎样。只有法子推行起来,有人得到了好处,我才好在各地推进。”

  “公台说的也是没错。”曹铄点头:“既然你提起了,那我就亲自操持建造第一片牧场和农田通联的田地。”

  “有主公亲自监督操办,我也没什么需要说的了。”陈宫回道:“我这就安排下去,让人选择一片田地,用来建造新式的农田和牧场。”

  曹铄点了点头,随后向众人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要说?”

  郭嘉站了起来:“主公先前说过,要去长安看一看,不知什么时候成行?”

  “长安还没有修造完成,也不急于一天两天。”曹铄回道:“称帝这种事情,总得找个最适宜的时机,也得有个固定的都城。我们先把农田稼穑给解决的明白了,然后再去处置长安的事情不迟。”

  曹铄没有立刻前往长安的意思,郭嘉也就不好多提。

  “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环顾众人,曹铄又问了一句。

  众人没有吭声,曹铄说道:“既然没事,那就先散了。公台留下,我俩还得商议一下该怎样去建造新式农田,提升作物产量。”

  陈宫先领命应了,其他人则纷纷站起来,向曹铄告了个退,离开大殿。

  等到众人离开以后,曹铄招呼了一声陈宫,要他陪着自己走出大殿。

  出大殿以后,他向陈宫问道:“公台认为我先前说的那些有几分可行?”

  “回禀主公。”陈宫回道:“我觉着是十分可行,然而耕种田地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主公说的法子我们有必要尝试,却不便于立刻在整个大魏推行。无论什么政令,只有百姓真的得到了好处,他们才会全心全意的去办。尤其重要的还不是百姓信与不信,而是各地官府。他们在推行政令的时候会不会全部执行,或者是执行的到不到位,都决定着最终的效果。倘若我们尝试了可行,而且还能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好处,地方官府要是推行不利,就快要名正言顺的处置他们。”

  “果然还是公台想的周到。”曹铄点了点头:“就依着公台好了。”

  ********************************************

  洛阳当年被董卓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人口也被大批迁往长安。

  长安离洛阳虽然不是很远,可董卓的手下沿途压榨欺凌百姓,再加上匈奴、羯人等等那时也趁机来到中原,以扶助汉室为名四处袭扰,百姓死伤众多。

  人口锐减,洛阳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从洛阳迁移到长安的人们还没消停几年,董卓被杀,随后李傕、郭汜反叛,战乱再次濒临长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