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2211章 从雁门关带回的礼物(4/7)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风险,我也是一时口快,还请长公子莫怪。”

  “我当然明白杨刺史的心意。”曹恒回道:“麻烦刺史把我两位叔父和赵将军请来,我与他们商议一下何时启程。”

  告了个退,杨阜离去,为曹恒请曹彰等人去了。

  片刻过后,曹彰等人来到。

  才见到曹恒,曹彰就问道:“听说兄长要长公子即刻返回洛阳?”

  “先前派往洛阳的信使带回了消息,说是父亲要我回去。”曹恒回道:“请两位叔父和赵将军来,我就是想问一问,什么时候启程合适?”

  “既然是长兄要我们回去,长公子还有什么好迟疑?”曹彰说道:“早些回去复命才是最要紧的。雁门关一战,长公子功劳不小,去了洛阳理应得到封赏。一旦有了封赏,以后调拨大军,也有个明证延顺的理由。”

  “叔父说的是没错。”曹恒回道:“可我总觉得羯人应退了,要是这个时候回去,始终有些于心不甘。”

  “长公子的心思,我们都很清楚。”曹彰说道:“可我却还是觉得,既然兄长让人带来命令,还是必须先去洛阳。至于羯人,他们就在关外,而且也不可能近期有所壮大。先去洛阳把该办的事情都给办了,或许兄长还会给长公子一些兵马,用来讨伐羯人。无论怎么看,对于长公子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

  “四叔和赵将军也这么认为?”曹恒看向曹植和赵云,又问了他们一句。

  “我觉得三兄说的没错。”曹植回道:“返回洛阳,对长公子来说确实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长公子领军在雁门关阻截羯人,以区区一百伤亡,换得三四万羯人战死。如此战功,向来赏罚分明的长兄,又怎么可能不给予褒奖?”

  “我知道父亲一定会给褒奖。”曹恒回道:“可我就是觉着让羯人逍遥这些日子,实在是不爽快。”

  “上阵杀敌是爽快淋漓,可长公子能保证带领五千常备军,就可以战胜近十万羯人?”曹植说道:“回到洛阳,把这里的战况禀明兄长,他要是肯调拨兵马,长公子的胜算不是更大?”

  曹恒毕竟年轻气盛,一心只想着追杀羯人。

  被曹植这么一问,他稍稍冷静了一些。

  “长公子急于灭了羯人的心思,我们都明白。”曹植说道:“可也要分辨明白,如今追击并没有全胜的把握,见了兄长以后,要是能领着更多将士出关,击破羯人的可能更大。长公子可以盘算一下,如今是出关追击羯人,还是先会洛阳去见你的父亲。”

  “回洛阳。”曹恒年轻气盛,却也不是个听不下去意见的,他当即决定返回洛阳。

  曹恒要回洛阳的消息在雁门关传开。

  关内军民纷纷前来送行。

  许多百姓甚至跪伏在地上,以最隆重的礼数恭送曹恒。

  羯人给雁门关带来了苦难,百姓受够了他们的欺凌。

  雁门关一战,曹恒令羯人尸横关口,百姓们奔走相告,大魏长公子在雁门关内的魏王被拔高到了除魏王以外再无人能及的高度。

  本来曹恒是打算率领常备军出关讨伐羯人,可魏王的一道命令却让他不得不先回洛阳。

  军民失望,却又不能以民意挽留,只怕他真的违背了魏王的意愿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百姓跪伏在路的两侧,曹恒带着曹彰等人来到。

  看见这一幕,他错愕的向前来送行的杨阜问道:“杨刺史,这是怎么回事?”

  “长公子雁门关一战,已经是得到关内军民的拥戴。”杨阜回道:“听说长公子要走,百姓自发前来送行,这是不舍得公子,又不敢以民意强留。”

  听说了这些,曹恒眼圈顿时有些红了。

  他对杨阜说道:“我何德何能,不过是来到雁门关,做了一些我本来就应该去做的事情罢了。”

  “在长公子看来,确实是本来就应该去做。”杨阜说道:“可对于百姓来说却不是那样,如果长公子不来,谁能抗衡羯人?谁能让羯人知道雁门关并不是想破就破的关口?”

  “提起这件事,我还有件事要嘱咐杨刺史。”曹恒说道:“我这次返回洛阳,要是石邪弈于得到消息,难免不会派人来打雁门关。先前还没有用过的大炮和火箭,都要放在关口上,随时准备应对羯人的进攻。还有箭矢,早下我们对付羯人,关内箭矢几乎耗光,要是没有新的箭矢送来,守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长公子交代的,我都记下了。”杨阜抱拳应了。

  快到百姓们跪伏着恭送的那条路,曹恒翻身下马。

  他上前搀着一名老丈,看向其他百姓:“乡亲们这是在做什么?前来送行已经是让我感怀莫名,怎么还……”

  “长公子要走,乡亲们都舍不得。”被他搀扶起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