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耶律洪基摇头,收神看向众人。
“姑母为辽投宋,若只是一句国事为先就可不知感恩,随意辱没.....”
“那将来,谁还肯为国请命,舍身成仁呢?”
“像诸卿这样的忠臣,谁还肯效忠于朕这个恩将仇报的小人呢?”
“这是会寒了天下人的心的啊!”
长叹一声,“朕之前过于功利,忘情忘义,险些成了不仁不义的暴虐之君....”
“朕之罪过啊!”
“......”
“......”
“......”
那......
那你要这么说......大伙儿没意见了嘛?
一个个不但没意见,反而感激涕零,就差没给耶律洪基哭一鼻子了。
摊上这样为臣子着想的好皇帝那还有什么不满足??
于大辽臣子们来说,萧家就像一块试金石,把大辽皇帝的真情至意都给试出来了。
......
而耶律洪基说完这些,安抚了群臣,目光再一次锁定在远去的宋船之上。
他仿佛还能看见唐奕的那个大拇指,仿佛耳边还回响着酒坛相碰时的脆响......
良久,直到宋船已经在烈阳之下消失无影,方喃喃自语:
“子浩....珍重!”
“再见之时....”
“有刀!!无酒!”
.....
——————————
同一时间。
大宋海船上,萧惠、萧英,外加萧母,齐齐的向唐奕深施一礼。
今日之局,若不是唐奕一己之力,挽天之倾,萧家以后在大宋的处境可就尴尬了,说不好还有杀身之祸。
“岳丈、岳母二位老大人不必拘礼。”唐奕倒是坦然。
朝着萧母诚然一笑,“我们不是说好了吗?”
“只讲情,不讲理.....”
萧母一怔,随后才反应过来,这好女婿是用她的话反过来将了她一军。
“子浩放心,只凭今日之恩,还有满船同僚不弃之情....”
“萧家日后必尽心尽力辅佐我皇,世代如一!!”
船上的属官闻言,无不面面相觑,心说,这老太太利害啊,一句话就把大伙儿的嘴都堵上了。
其实想想也就明白了,在大宋这个只有人尖子才能爬上来的氛围之下,只要能当官的,哪个不是人精?耶律洪基一来,再加上他说的那些话......
就算唐子浩把他给堵回去了,可是大概意思谁还猜不出来??
至于要不要借此坑一把萧家....
一来,萧家投宋是为大辽还是大宋,不能偏听耶律洪基一面之辞。就算有想法,那也是回朝之后见机行事。
二来....
毕竟有唐子浩这层关系在这儿,谁吃饱撑的,给唐疯子添堵?
如今,萧母几言却是把大伙儿最后一点犹豫也给打消了,顺势上来安抚几句,攀一攀交情。
怎么说这也是大宋新兴豪门,唐奕老婆的娘家,种个善缘总比对着干要强上百倍。
......
唐奕在一旁边看着,既有欣慰,也有酸楚,更有几分...期待!
欣慰自不用说,风平浪静,萧家得以保全,于情于理都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可是酸楚....
下意识看向辽船远去的海面...
“耶律洪基...再见!!”
“有刀......无酒!”
......
当然,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他还真有点期待耶律洪基的做为,因为刚刚对耶律洪基说的话,句句真心。
来到这个时代,什么魏国公,什么汝南王府,又或者西夏、罗马、埃及,这些没有一个算是唐奕的对手。
只有耶律洪基,唐奕是发自内心把他当成对手,当成....朋友!
“但愿耶律大兄别让奕失望啊....”
......
只不过唐奕没想到,耶律洪不但没有让他失望,而且是出人意料的快......
快到唐奕有点瘆得慌,甚至觉得:
“当初在海上,应该直接宰了他就好了,省得跑出来吓人!”
......
——————————————
一个月之后,唐奕一行人等一路无话,平安抵京。
下了船,唐奕就有点懵。<-->>